周甲祿
(青海省玉樹市第二民族中學 青海 玉樹 815000)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逐漸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也廣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的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被動學習的狀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課前準備是開展翻轉課堂的重要環節,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準備環節,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等。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視頻,提問合理的數學問題,引發學生對初中數學的自主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學生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教師要做好問題預設,整理好典型例題,才能把握好翻轉課堂的節奏,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如,教師在教學“平行線的性質”一課時,要深入研讀課本,學生很早之前就接觸到了角、平行和垂直等知識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自然引入三線八角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應把平行線性質的探索過程、平行線的三條性質、區分性質和判定及應用方式作為教學重、難點制作成教學視頻。在視頻中加入幾何畫板的演示及生活中的平行線等內容,吸引學生的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對平行線性質的應用能力。教師還應思考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判定直線平行的三個條件、內錯角和同旁內角間的關系等。要提前做好問題預設,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相關結論,保證提高初中數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效率。
初中數學包含了許多抽象的理論知識,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較高要求,學生學習比較困難。但初中生對形象、直觀的知識印象很深。因此,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的認知水平。如,教師在教學“直線、射線、線段”一課時,可以靈活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解釋直線、射線、線段的聯系和區別,加強學生對點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和兩直線相交及交點的概念。教師可以在視頻中展示出一面墻和一根木條,提問學生:把木條釘在墻上需要釘幾顆釘子。通過生活化的問題進行課程導入,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著,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出知識表格,上方分別是類型、端點個數、延伸方向、可否度量,左側是線段、射線和直線,讓學生根據自己預習的知識,完成表格位置,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然后,向學生展示建筑工人砌墻時的情景,提問學生建筑工人在砌墻時會在兩個墻角分別立一根標志桿,在標志桿間拉一條參照線,為什么這根參照線必須是一條直線?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完成另一個表格,表格上方是名稱、圖例和表示方法,左側是直線、射線和線段,在了解到直線、射線、線段定義的基礎上,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信息技術能豐富翻轉課堂的教學內容。同時,為學生展示抽象的數學知識,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信息技術能簡化教學課堂,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能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翻轉課堂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內化教學知識,把視頻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結合視頻內容檢測學生的吸收情況,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價值的思考。教師要營造個性化的學習氛圍,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考,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合作學習,針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在互動交流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教師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課時,要在課程教學的最后幫助學生總結知識點,利用教學視頻展現出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四種方法,出示典型例題幫助學生鞏固復習,讓學生能根據所學知識分辨出例題需要用哪種判定方法,并規范學生的書寫格式,讓學生跟組員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最后,帶領學生進行教學反思,提問學生: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式是什么,提問“SAS”判定方法的思路是什么,在本節課中還學到了哪些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把教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數學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能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分析翻轉課堂存在的不足,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作教學視頻,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視頻的內容,促進翻轉課堂的順利開展,幫助學生內化數學知識,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