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愛蘭
(江蘇省溧陽市竹簀中心小學 江蘇 溧陽 213300)
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根本依據,也是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的方向和最終培養效果。因此,教師首先要從教材內容出發,深入發掘其中蘊含的數學核心素養。在過去的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通常較為注重知識的講解,在教材分析中也主要針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形成了一種知識為主的數學課堂,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三個方面來分析教材內容,尋找數學知識與學生個體發展之間的關系。比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一節的時候,在知識目標上,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及其形成的原理;在能力目標上,教師則要一定的習題練習來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來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從而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個體能力;在情感目標上,教師應通過猜測,操作,實踐,歸納等環節,靈活地驗證和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思維能力的培養,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核心素養下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具有高知識水平的人才,更要培養具有知識運用能力的人才,這不僅是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前進方向,更是促進學生個體良好發展的必要途徑。在這一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也需要一定的革新,單純理論化的教學已然無法滿足現代人才培養的需求,學以致用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善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生活現象聯系起來,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角的度量”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角”,比如鐘表上指針組成的角,圓規開叉后形成的角,剪刀的角、桌子的角等等,接著讓學生思考角在這些事物當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體現了角的什么性質等等,以此來培養學生在生活當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數學思維的形成對于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核心素養中的一個重要內涵。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對更加高深復雜的數學知識,可以說,數學思維的培養不僅影響著學生的當下,還關系著他們未來的發展。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一般以教師的講解作為主要的授課形式,而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就是聽講,總體來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式學習,不利于學生自身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長期下去,甚至容易對教師的講解產生強烈的依賴性。盡管在小學教育階段,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教學的進度,但也容易使得學生在學習更高層次的數學知識時變得更加吃力,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小學數學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道路上的奠基階段,其所要承擔的任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學習意識。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基礎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培養層次。比如對于數學概念的教學,教師可多采用變式教學的方式,以“圓柱體的側面”為例,教師可列出“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后一定是長方形”“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后可能是長方形”“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后可能是平行四邊形”等多個說法,通過讓學生判斷其正確與否,來鍛煉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對圓柱體形成更加準確的認識。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積極地將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滲透到教學中去,在實踐當中不斷探索更加高效的培養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推動現代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全面性,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