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紅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青堆鎮中心小學 遼寧 莊河 116400)
書法內涵豐富,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文字成為中華民族不屈的魂魄,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寫字是每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書法藝術逐漸發展壯大,流光溢彩。王羲之、張旭、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歐陽修等,他們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座座里程碑。國家對書法教育工作十分重視,各中小學都安排了書法課,有專門的寫字水平較高的教師指導學生寫字。經常開展一些不同級別的書法比賽,書法展覽,書法展演等活動。國家教育部門對書法教育如此重視,彰顯書法藝術的無限魅力。少年兒童練習書法究竟有何好處?
坐姿、執筆姿勢要求嚴格。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掌握寫字要領,就能形成健康的體魄,避免脊椎彎曲、近視、斜視等疾病的發生。運用毛筆進行書寫,可視為一種操作過程。在這種操作過程中,神經要進行不斷地傳導,手的操作感覺被及時傳遞到大腦,大腦的思維活動不斷地發出指令,糾正改善著操作過程。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逐步學會了合乎邏輯的積極思考,因此書寫毛筆字能夠促進兒童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練習書法時,眼、腦、手并用,準確控制運筆的輕重緩急,筆劃的位置、粗細、長短、彎度、力度、穿插、變化,都需經過認真觀察、細致分析,才能準確地表達出來。孩子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了培養。全神貫注,凝神靜氣,力送毫端。整個書寫的過程由“靜”漸漸發展到“養”。因此,古往今來,人們均以“修身養性”四個字來概括練習書法之益處。當今少年兒童過著“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很多孩子存在著這樣的性格特點:焦躁、多動、易怒、脆弱、霸道。一個孩子拿起筆,按照正確姿勢書寫,并持續一定時間。孩子會從最初的易累、焦躁心態漸漸轉變為平和、沉穩的心境。練習書法的過程可謂是一個“修煉”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真正起到“養性”的作用。
意志是指構成人意志的諸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獨立性(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和堅持性(堅韌性)。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這是練功之人常記心間的一句話。練習書法也是“練功’,練書寫之功,為了完成一張六尺宣紙的作品參加全國書法大賽,幾個五、六年級的孩子站立一天書寫作品。每一筆,每一劃,眼到、心到、手到,神情專注,揮灑自如。他們深知:寫錯一個筆畫,或者出現一點兒污跡,都會前功盡棄。在觀看他們書寫的過程中,我想起了那句話——細節決定成敗。練習書法,練就了他們的“體力”、更練就了他們的“心力”。和一個女孩談話,說起練習書法所吃的苦,聊起她的成功。她以冰心的一句名言來回答我——、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她說他還沒有真正的成功,但他知道成功要經歷什么。當我問起功課很多,有時間練字嗎?他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去擠,總會有的。”練習書法,不僅僅是達到書寫的美觀,更是達到一種精神境界。她練就了孩子“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精神,練就了他們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書法實際上是以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運筆的急緩來抒發情感,描寫意境的。通過名帖欣賞和書法技能的指導,讓學生逐步感受到漢字的形體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讓他們懂得什么是美的,怎樣才能更美。最后用美去感染學生,激發他們追求美、創造美的欲望。魯迅先生說:“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她不是詩卻有詩 的韻味,她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她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她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可見,書法藝術集詩、畫、歌、舞、各種藝術于大成。在練習過程中,必然接觸古典詩詞、文籍,徜徉其中,享受古代經典帶給習書之人心靈的滋潤與精神的震撼。此外,在書寫的過程中,有時選用有益自身及社會教化的文字內容,從而能形成良性的社會教育,提高自身修養。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文字是一種凝聚力。教孩子去練習書法,就是讓他們去了解、體驗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民族的情感。更要了解、體驗一種民族精神。我的女兒馬俊婷有幸參加了在大連舉行的2013年夏季達沃斯年會。在達沃斯文化晚宴上,她為外國朋友進行現場書法表演。整整兩個小時,孩子一直在書寫,各種膚色的外國人駐足觀賞、合影留念。中國書法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古化石。她對中國文化的詮釋深刻而周詳,對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博雅而細膩。11歲女孩,走進了達沃斯。源于德藝雙馨的指導教師的辛勤付出,源于他對書法藝術的無比喜愛,源于多年的勤學苦練。她曾經用酸、甜、苦、辣,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練字生活。今天,她忘記了所有的苦,她激動著,自豪著。孩子雖然年幼,但對中國的歷史了解不算少。有過輝煌,有過屈辱。中華民族曾經的傷痛在孩子心靈中已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少年強,則中國強……”這是她演講稿中的一句話。是的,國家強盛,才有外國人瞻仰你的文化,才有人為你喝彩。仰望,這是世界對今天中國的仰望,這是華夏兒女多少個世紀的渴望。作為中國人,此時此刻,挺直了脊梁;作為中國少年兒童中的一員,此時此刻,蓄足了力量。孩子心中涌動著錚錚誓言:“少年強,則中國強……”練習書法,弘揚民族文化,鍛煉民族筋骨,培養民族精神,增強愛國情感。
書法,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中,滋養著各種膚色的人們,享受中華文化的浸潤。今天的中國,敞開胸懷,邁步走在一帶一路的大道上,傳播中國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