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霞
(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工學校 貴州 遵義 563000)
溝通教育法就是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學生,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在班主任工作中貫徹溝通教育法的理念,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激發學生對班級的熱情,學生更加肯定自己在班級中的存在,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溝通教育法可以營造班級和諧的氣氛,給學生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環境[1]。
1.1 缺乏足夠重視。在現代教育的大背景之下,當前技校教育過程中老師一般都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促進考試成績提升方面。因此在平時的教育和管理過程中,老師都更加關注對于文化知識的講解,并且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考試,為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
1.2 管理過于情緒化。教師在管理班級時,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繁重的教學壓力會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出現情緒,在管理中也會出現情緒化,導致學生在接受教師管理的時候會出現抵觸情緒[2]。
1.3 管理方式不當。技校學校在班主任工作上更偏向于“嚴”和“堵”,教師更相信嚴師出高徒管理方式。這種單純的“嚴”在管理上缺少人文關懷,“堵”的管理方式也將規章制度教條化,嚴重的限制了學生的自由,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2.1 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人在自我實現和得到他人肯定的時候,能夠促進自身的最高效的發展。在溝通教育法理念引導下,教師可以時刻關注班級內部的整體性,達成班級內部的共性,了解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溝通教育法達成了共性和個性的統一,統籌兼顧全局,可以調動班級內部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在溝通教育法的理念下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目標和人生價值取向,為其未來的全面發展做好準備[3]。
2.2 有利于社會和諧發展。技校學校的起點比較低,就業率比較高,但技校學生在主動性和創造性上還略顯不足。溝通教育法的思想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其專業水平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其就業水平。在班主任工作中要以完整的角度滲透溝通教育法的理念,認識班級中的管理對象,把握溝通教育法的重點,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3.1 抓住教育源頭,提高學生素質。溝通教育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旨在提高學生的素質,這就需要抓住教育的源頭,不斷地完善教育體系,提高教學的質量。從技校開始就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注重學生職業道德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在每一個環節都做足、做好準備。必須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實現學習和生活的雙進步,教師在班主任工作中發揮著指揮棒的作用,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自主創新、自主探究的能力,溝通教育法的理念在制度上進行改革,從小做起。例如,教師可以考慮不同學生的家庭和社會的背景,嘗試為學生進行思想輔導,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對品質差的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觀念[4]。
3.2 尊重個性,轉變觀念。要想貫徹溝通教育法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尊重差異,尊重和關愛每一個學生,將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實行有教無類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班主任工作中,教師常常忽略了公平,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學生。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入溝通教育法的理念,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行為,對學生進行指導。例如,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教師要給予理解,并適當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溝通教育法要以人文主義為核心,教師要看到學生未來發展的潛能,站在提升人的素質上進行管理,落腳點和出發點都是人,切記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要適當的給予學生鼓勵和激勵,看到每個學生的特長。溝通教育法的理念要拋棄傳統的教育思想,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摒棄傳統的管理思想中的嚴師出高徒的理念。例如,教師可以適當的給仍在努力的學生一些鼓勵,給在班級名列前茅的學生一些警鐘,在班級后面的學生要進行鼓勵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進步。
3.3 自我認識,自我管理。溝通教育法的理念指出,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體,很多學生處于一種自我放棄的狀態,認為在技校學校就是一種時光的浪費,這種情況下,除了教師的心理疏導之外,學生還要加強對自身的了解,及時的發現自己的興趣。學生在班級里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管理和被管理的權利,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例如,班級可以實行輪流管理制度,每天或者每周的管理人員都不同,由學生管理學生,教師作為管理的主導,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管理中融入了溝通教育法的理念,還提升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學生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