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十幾年時間,課堂對于教師的要求已經提高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領域,已經不單單是對上課內容的要求,更多的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要求了,高中物理教師要進行必要的物理教學改革,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下功夫,促使學生學習物理、愛上物理。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促進;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4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40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觀點陳舊
傳統式的教學方法充斥在當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之中,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知識一股腦的灌輸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中也是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盲目的記錄教師做得筆記,并未用大腦去思考和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丟失了自身的思考力,從而減弱了課堂的有效性,最終導致學生學不到真知識,教師的才能也無的放矢。
(二)高中物理內容難度大,課時編排較少
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進行沖刺的階段。高中階段的課程安排一般是更傾向于語文、數學、外語三門課程,對物理課程所編的課時較少,但是物理課程難度在不斷地加大,教師一節課的講解是講不完的,學生等再次上物理課程的時候,就對上節課教學的內容忘了8成,教師又要重復的進行教學,學生學習的效果自然不會很好。
(三)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缺乏興趣
高中物理教學存在著知識面廣,知識復雜無趣,學生對難度逐漸加大的知識產生了懼怕心理。加之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落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勁頭也逐漸變弱,失去了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興趣。
(四)國家配備的師資力量不足
現如今,隨著國家和政府的不斷重視,教育部對學生教育也不斷地投入。在這個階段,師資力量的強弱,成為了影響學生成長發展的一大因素。現階段有很多專業素質不夠硬的物理教師充斥在校園之中,這不僅阻礙了學生更好地學好物理知識,更對教師專業隊伍的建設是一種不好的預兆,對培養良好的物理教學能力是一大阻礙。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學習的策略研究
(一)教學方法上改進以促進學生學習
根據當前的狀況,針對高中物理教學來說,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從而順應當下學生的需求。例如,教師在教授曲線運動這節課時,可以帶學生去戶外做實驗,從而讓學生計算平拋運動的初速度,使得學生能夠切實的了解平拋運動的含義。又比如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時,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室做關于重力勢能的實驗的方式或者搜集一些有關重力勢能的實驗視頻對學生進行教學,而不局限于課本上有限的知識。
(二)改進教學環境以促進學生學習
當下高中物理的教學環境普遍比較嚴肅,這就會造成學生心理上的壓力,從而降低學習動力,所以教師要對教學環境進行改進,使得教學環境變得輕松起來。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萬有引力與航天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下載一些與航天相關的動畫播放給學生觀看,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改善課堂的嚴肅環境,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促進學生學習
當下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往往是重課本,輕實踐。學生在學習物理、化學等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應該注重帶領學生去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明白物理與生活的關聯性。比如,在學習電流的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家庭用電,來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用肉眼可以觀察到,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要讓學生去實驗室,按照自己所畫的電路圖,根據自己家庭不同格局的電路走向,進行電路的連接和使用,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明白物理課堂的學習不僅僅是高端知識的培養,更多的是與生活的結合,讓學生對電流知識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并通過這種動手實踐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例如,在學習重力運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提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落體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高中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問題,會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出:越重的物理,下落越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告訴他們生活經驗和實驗結果不一定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經驗,通過不同的限制條件來設計實驗,讓結果盡可能地靠近科學研究的成果。學生可以選擇使用常見的硬幣、粉筆、紙團等進行實驗,控制相應的變量,讓不同的物體在控制變量的基礎上進行下落運動,在動手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推斷,得出實驗結果。這樣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學生共同認知的,也是學生通過教師的提問、自己的思考、動手的操作,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具有新型教學課堂意義的結果。
三、結語
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學會把握機會,將好的教學方法、好的經驗推廣到課堂上,讓學生受益,真正促進學生的物理學習。
參考文獻:
[1]張青青.利用信息平臺系統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陳允怡.高中物理體驗式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0).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王建榮(1979.6— ),男,漢族,甘肅臨洮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學。
課題項目: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高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866)階段性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