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俊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電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為了解決電力資料缺乏和需求增多的矛盾,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對繼電保護以及屏蔽組的功率分配和實施方法需求不斷增加。智能站的設計反映了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該文討論了智能繼電保護變電站的設計和方法要點,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可為今后的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繼電器;二次繼電保護;狀態檢修;變電保護
中圖分類號:TM7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有關部門對電力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在傳統產業中,電氣設備的智能化設計是一個關鍵點,可以促進企業的生產,優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確保繼電保護裝置持續運行,避免二次繼電保護裝置定期檢修導致的一次設備停電,大大改善了設備的運行效率。
1 變電二次繼電保護狀態檢修
1.1 變電二次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模式的定期檢查和維護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電網的發展,保護設備狀態檢查和維護,使設備運行時可能出現的故障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大大提高了關鍵設備的安全性和主要設備的安全性。從實際情況來看,繼電保護測試和維護電網是有保障的,保護設備越多,檢測和維護的工作壓力越大,工作的風險因素就越高。智能站的設計是變電站繼電保護,從而使電力設備工作穩定。以保護裝置的變化為對象,觀察2個變電站繼電保護的試驗條件,根據設備的運行狀態,正確判斷運行狀態和傳統固定時間檢測及維護模式檢測大小的變化。保護模式僅在設備性能迅速下降到臨界點時,或設備性能達到故障狀態之前,迫使設備退出運行狀態檢測和維護。不需要大量的檢測和維護人員參與保護狀態的檢測和維護,只需要根據設備的運行狀態,實現設備狀態檢測和維護的監控,判別設備是否需要檢測和維護,在節約資源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電網的穩定性,此外,技術開發的檢查和維護為現代微電腦保護技術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在傳統的電磁防護中,唯一的路徑是定期檢查,因為外部因素的波動對其運行條件和保護有作用。微機保護裝置的保護技術功能強,有較高的可靠性,信息采集和保護效率相對較高,符合國家檢測的基本條件。
1.2 變電二次繼電保護狀態檢修適用范疇
變電站二次繼電保護狀態檢測和維護設備必須具備通信、自檢、上傳功能,根據狀態檢測和維護執行,正確判斷現場運行狀態設備,基于大量的實時信息收集和人工協助處理,收集、整理和保護設備的運作。這種基于狀態的檢測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智能保護裝置,根據同一批產品的數據上傳一組微機保護實時狀態信息,是維護計劃和模型檢查組的必要條件。
2 變電二次繼電保護狀態評估定級策略及狀態檢修實現技術分析
2.1 變電二次繼電保護狀態評估定級策略
變電二次繼電保護狀態有3個評估定級策略。1)保護繼電器變電站2個確定的思路,能夠實現繼電保護設備的狀態維持,改變應傳統的國家標準二次保護設備和繼電保護狀態建立評估指標量化形式。各種信號設備的定量分類,基于運行條件差和事故記錄缺陷等風險,在繼電保護的基礎上維護安全運行狀態。2)從設備的每個測試信息和不良操作記錄,對設備變電站測量中繼保護監測信息中的二次信息源評價,這些信息的權重反映了作為狀態信息保護設備的不同內容,根據狀態信息和權重反映,可以確定兩者的變電站設備的運行狀態,并且可以使用結果的分數來確定設備是否在運行。3)變電站二次繼電保護狀態判斷,則取0~100作為保護裝置的狀態得分,當保護設備退出時,可分為4類:100分保護裝置狀態優化表明沒有批次質量問題和故障;90~99,設備的檢測和維護應盡快安排;51-89保護設備應盡快進行監測,檢查和維護,一旦超過將減少關鍵設備故障的保護設備狀態,嚴重的電源退出檢查和維護,故障已經十分嚴重。
2.2 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
在計算機輔助應用中,繼電保護狀態檢測和維護決策系統功能包括預測測量、狀態診斷、風險識別和決策支持等內容,具有大功率數據管理系統的靈活性。工作流程如下:首先,確定業務流程的檢測和維護決策支持系統;其次,二次保護設備根據物體的狀態建模為二次繼電保護設備,每個保護設備信息都可以通過系統外部監控。第三,需要數據處理以滿足評估需求,實時模塊信息處理采集,過濾不必要的信息;第四,預警模塊側重于狀態變量。當數據被納入不合格類別時,將在第一時間發布狀態預警,不同狀態權重將在不同的預警級別表示,當發出預警時,一般狀態診斷模塊將討論設備問題獲得診斷數據。
2.3 變電二次設備風險評估與檢修決策分析
風險確定的內容:首先是在設備故障狀態下,確定設備故障造成的損失程度,確定內部和外部風險源,并明晰風險等級,檢測和維護包括:計算風險值,從設備損壞程度考慮設備風險評分。確定內部和外部威脅的威脅概率,根據測量結果,確定風險與設備維護時間的相關性,確定變電站二次繼電保護裝置的狀態,明晰設備施工單位,檢測和維護包括:構建模型檢測和維護方法,根據關系模型對風險類別設備計算,明確檢測和維護指標,提出了檢測和維護的方法。設備風險的確定和檢測維護決策,是在設備指導下的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
2.4 智能站設計在變電二次繼電保護中的措施
變電二次繼電保護有4種措施。1)電力設備正常運行時,需要對光釬定期進行檢測,同時加強對繼電保護跳閘脈沖檢測,充分了解變電站本身的特性。光纖退出要及時,否則硬件隔離工作無法進行,因而無法完成實時保護的任務。注意不能來回插拔光纖,以免對電力設備產生不利影響。在電力設備運行的過程中,要求智能站設計需要實現對電力線路的實時檢測,并及時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完善設計方案,提高其適應性,保證電力設備正常運行。2)“輸入檢測和維護狀態”對于智能變電站二次保護站中起著關鍵作用,有些廠家無法確定壓板壓板信號的形狀,是否未設置在面板設備上。導致工作人員工作遇到一些困難。如果壓板的接觸出現問題或形成壓板的連接線松動,壓板的工作區域將嚴重不符合實際,給電力設備帶來損失。繼電保護裝置的制造商應注意“跌落”現象,并測試和維護壓板。該設備安裝在面板壓板信號上。3)檢測設備停運和維護過程復雜。電流和電壓回路和電流傳感器的檢測和維護相關設備,必須斷開母線保護裝置,斷開設備的維護應定期檢測。及時檢測和維護設備有效解決故障。4)220 kV三相差動變壓器氣體保護裝置按一定標準配置安裝,在低位安全間隙保護電壓側,變壓器保護裝置22萬伏三相變壓器差動保護裝置,按標準安裝,高壓側過流保護可能導致母線接地問題,電氣設備可以實時保護。根據通信行業的要求,應在雙回路線路和同塔一線縱向保護裝置中安裝雙光纜。通信設備應該操作每組通信設備和多組傳輸線。為了提高操作設備的可操作性,需要簡化二次電路,并根據主要設備調整斷路器保護裝置,在相鄰空間內完成雙母線分配要求,以改善設備的運行,有利于保護平穩行程鎖定。
3 結語
電氣設備的智能化設計是一個關鍵點,可以促進企業的生產,優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智能站的設計是變電站電保護,從而實現電力設備的工作穩定,變電二次繼電保護狀態檢修有利于增強供電可靠性,減少設備故障停電次數,降低繼電保護“三誤”的發生,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篤峻,葉翔,葛立青,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在線運維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實現[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6,36(7):163-168,175.
[2]葉遠波,紀陵,黃太貴,等.面向狀態檢修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公共信息模型擴展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8,46(18):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