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連鋒 徐偉偉
【摘 要】目的:探討顯微外科技術治療四肢主要血管損傷的效果。方法:選取在我院2015年10月到2018年10月間,53例四只肢主要血管損傷的患者,通過顯微外科技術進行直接的修補、對端吻合以及自體大隱靜脈移植修復,觀察并記錄效果。結果:53例在我院醫治的患者肢體都成活,39例患者獲得了六個月到三年的隨訪,經過彩色多普勒血流儀檢查血流速度和血管口徑,發現與健康的一側沒有明顯差異。35例患者對肢體恢復的情況比較滿意,5例患者殘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其中有3例患者,進行了功能重建手術,在手術之后,肢體功能和外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結論:四肢主要血管損傷的患者要爭取早期的診斷,并且及時應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修復,在臨床上取得的效果較好。
【關鍵詞】顯微外科技術;四肢;主要血管;損傷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major vascular injuries in extremities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r vascular injuries in extremities.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8, 53 patients with major vascular injuries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 end-to-end anastomosis and autologous great saphenous vein transplantation.Result: The limbs of 53 patients survived.39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o 3 years.The blood flow velocity and caliber of blood vessels were examined by color Doppler flow met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m and the healthy side.35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5 patients had residual dysfunction in varying degrees.Three of them underwent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After operation, limb function and shape were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major vascular injuries should striv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imely application of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for repair.
Key words: microsurgery; extremities; major vessels; injuries
【中圖分類號】R683.4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0-01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四肢主要血管損傷患者的醫治,應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治療,并對其臨床的效果進行了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2015年10月到2018年10月之間,我院收治的53例外科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其中,男性有33例,女性有20位,年齡在9到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1 ± 4.3)歲。患者血管損傷的原因有多種,刀刺砍傷的有31例,注射毒品損傷的有5例,車禍受傷的11例,擠壓砸傷的有6例。
血管損傷部位:肱動脈損傷14例,橈動脈損傷16例,尺動脈損傷4例,腋動脈損傷5例,髂動脈損傷3例,股動脈損傷5例,腘動脈損傷2例,脛前動脈損傷2例,脛后動脈損傷1例,鎖骨下動脈損傷1例。在以上的患者中,合并神經損傷的有4例,出現假性動脈瘤的有13例,骨折的有2例,胸部損傷的有3例。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要對出血的傷口進行包扎或者安放氣壓止血帶。由于長時間的出血,可能會出現休克患者,要積極進行抗休克治療。骨折、腹腔臟器或者顱腦損傷的患者,要讓專業醫師處理。進行治療時,先進行硬膜外麻醉,之后用8倍顯微鏡探查游離的血管,并進行創口清理,之后要對損傷的血管進行顯微修復,采用無損傷的縫合線。對銳器損傷,而且出現血管徹底斷裂的患者,要進行單純的血管破口修補,如果血管出現兩厘米以上的缺損,要進行自體大隱靜脈移植修復。有血管完全斷裂或者不完全斷裂,伴有血管挫傷、栓塞的患者都要進行完全清除挫傷部位,另外還要做對端吻合。一般來說,患者受傷到再通血的時間應該控制在8小時內,對下肢血管損傷合并神經損傷的患者要進行一期修復。在損傷過程中,出現了皮膚軟組織缺損神經、血管、肌腱、骨骼等的患者,在進行血管修復以后,要用四周皮下筋膜瓣、軟組織覆蓋,實施局部的修復和植皮。
2 結果
53例患者肢體都成活,39例患者獲得了6個月到3年的隨訪,經過彩色多普勒血流儀檢查血流速度和血管口徑,發現與健康側沒有明顯差異。35例患者對肢體恢復的情況比較滿意,5例患者殘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其中有3例患者,進行了功能重建手術,在手術之后,肢體功能和外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3 討論
患者如果出現了四肢主要血管的損傷,要盡早診斷血管的損傷程度,為修復管爭取足夠的時間。對已經確診或者是可疑有主干動脈損傷,要及時采取手術探查和修復損傷動脈,不要猶豫不決[1-3]。
參考文獻
【1】劉志剛, 路來金, 張志新, et al.四肢主要血管損傷的顯微外科修復[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4(4):309-311.
【2】袁虹豪, 劉承偉.顯微外科修復術聯合閉合復位外固定支架固定術治療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損傷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10).
【3】趙國紅, 謝振軍, 孫華偉, et al.內(外)固定聯合顯微外科技術治療浮膝合并血管損傷[C]// 2014年江西省第八屆中西醫結合骨傷學術年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