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恒



【摘 要】目的:探究腰椎骨癌晚期患者運用嗎啡結合硬膜外神經阻滯聯合治療效果。方法:選我院42例患有腰椎骨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硬膜外神經阻滯,而觀察組運用嗎啡與硬膜外神經阻滯相結合。比較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后鎮痛時間、鎮痛效果、不良反應、治療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患有骨癌晚期的患者采用嗎啡結合硬膜外神經阻滯的方式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嗎啡;硬膜外神經阻滯;腰椎骨癌晚期;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02
腰椎癌癥晚期是晚期骨癌的種類之一,該病常常是由于惡性腫瘤所導致的,在傳統的方式中常采用硬膜外神經阻滯對腰椎骨癌晚期患者進行鎮痛治療,減輕患者的疼痛[1]。據相關文獻報道[2],對腰椎晚期的癌癥患者采取嗎啡聯合硬膜外神經阻滯治療的鎮痛療效好于單使用硬膜外神經阻滯的療效。本文研究對腰椎骨癌晚期患者采取嗎啡聯合硬膜外神經阻滯的方式進行鎮痛治療,并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到我院檢測出患有腰椎骨癌晚期并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患者42例,將42例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21例患者有11例男,10例女,年齡為12~65歲,平均年齡為(38.98±15.43)歲;對照組21例患者中有男患者12例,女患者9例,年齡為12~67歲,平均年齡為(38.78±15.72)歲。將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腰椎骨癌晚期的種類進行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 硬膜外神經阻滯治療 ①患者要進行基礎麻醉以達到深度鎮靜的效果,在進行穿刺的過程中需要有醫護人員全程保持低齡患者的呼吸正常。②采用正中入路法進行穿刺:選取脊柱的正中線,兩棘突之間的間隙中點作為入針點。使用規格為25G的注射針將0.25%利多卡因注入,用于做一個皮丘,然后再進入皮下、深部組織麻醉,使麻醉效果抵達棘上、棘間韌帶,與此同時看清硬膜穿刺針的入針位置及方向。把硬膜穿刺針的入針方向擺到于棘突相平行的位置,然后沿著針眼方向刺入皮膚當中,將穿刺針穿過棘上韌帶,并刺入棘間韌帶中,當穿刺針到達黃韌帶后能夠感受到有明顯的柔韌性。將穿刺針的針芯取下,連接上內含一個小氣泡和2~4ml生理鹽水的注射器,并向內不斷注入生理鹽水,感受到鹽水不能再注入,氣泡體積變小,產生回彈的力,說明穿刺針的針尖到達了黃韌帶。然后再緩慢的進針,不斷的用注射器的注射芯進行液體的推入,當穿刺針穿過黃韌帶后,注射芯推入溶液的阻力消失,氣泡的體積不再變小,此時表明針已經進入了硬膜外間隙。③觀察組患者除行神經阻滯外,另口服嗎啡緩釋片10mg po q12h(企業:太極集團,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沙坪壩區天星橋21號;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30078,規格 10mg/片)。對照組患者僅行腰段椎管內阻滯治療。
1.3 評價指標及排除標準
1.3.1 治療效果評價:密切觀察兩組患者在進行注藥治療后的情況,并檢測患者的血壓、心臟跳動頻率、呼吸頻率、氧飽和度等,對患者的鎮痛的療效及時間進行記錄,對患者注藥后的鎮痛效果根據視覺模擬評分方法進行評估,在患者及家屬知情的情況下。滿分為100分,表達出疼痛效果最為顯著,而0分則表示沒有疼痛,對患者不同時間的鎮痛分值進行記錄。
1.3.2 滿意度評分 設計調查問卷,設立總的評分為5分,讓治療后的患者對治療后的滿意度進行評分,4-5分為非常滿意,3分為滿意,1-2分為不滿意,非常滿意與滿意的概率之和為總滿意度。
1.4 數據處理 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鎮痛療效、時間比較
觀察組3 h、8h、24h、48h的視覺模擬評分表的分值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的滿意度 對照組的總滿意度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對于腰椎晚期骨癌患者的治療方式有:生物治療、放療、化療、手術法等,生物治療法對于清除小部分的病灶療效較好,但不是腰椎癌癥晚期患者的理想方案,對于該病常運用手術法進行治療,在手術后的鎮痛是該手術的關鍵點之一[3]。常規鎮痛方式為硬膜外神經阻滯治療,該治療方式可以廣泛的運用于手術后的鎮痛,具有良好的較好的鎮痛效果,但低顱壓癥狀及全脊麻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對患者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的癌痛治療三階梯方案的要求,嗎啡是治療重度癌癥的代表性藥物,現在將嗎啡聯合硬膜外神經阻滯治療,有效的增強了術后的鎮痛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療滿意度。結合現今醫療事故、糾紛高發時期,應充分告知患方相關不良反應:嗎啡緩釋片連用1周即可產生耐藥性,2周以上即可成癮,但對于晚期中重度癌痛病人,如果治療適當,少見依賴及成癮現象。
從本實驗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治療后鎮痛時間、鎮痛效果、不良反應、治療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腰椎骨癌晚期患者運用嗎啡緩釋片聯合硬膜外神經阻滯的方式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術后疼痛,提升鎮痛時間,減少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韓帥超.硬膜外神經阻滯麻醉無痛分娩產婦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指南,2016,14(17):86.
馮麗英.硬膜外阻滯麻醉用于無痛分娩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0):108-109.
左明明,陳雪飄,劉金鋒.硬膜外腔藥物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的研究進展[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7,23(4):2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