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強
【摘 要】文章結合法律法治的特征,對希波克拉底誓言進行了解讀,認為其體現了良法性、規則性、社會性、客觀性和公平性,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
【關鍵詞】希波克拉底;誓言;特征;價值
【中圖分類號】R5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02
希波克拉底誓言起初是約2400年前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規范其自身行為的誓言。爾后,以希波克拉底的名字命名的這部誓言,已經超越了時空界限和行業界限,成為警示醫者的圭臬,甚至是人類一切職業的道德圣典。希波克拉底誓言作為日內瓦宣言的一部分,由世界醫學協會于2018年進行了最近一次即第八次修訂。希波克拉底誓言歷久彌新,其實質內容和理性價值,體現了法律和法治的相關要求。
一、價值取向體現了良法性
從法哲學的角度講,良法與惡法的區分不在于形式上的法律存在或法律形成的程序合法,而在于檢視其實質是否符合法治和法律的良性要素。其中,包括從行為的目的和效果角度來衡量行為的價值,看某種行為是否保障人的權利,實現人的最大幸福,增進整體社會利益,并排除一切與之不符和違背的行為。古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我愿在我的判斷力所及的范圍內,盡我的能力,遵守為病人謀利益的道德原則,并杜絕一切墮落及害人的行為。”新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人類;我將首先考慮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將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和尊嚴;我要保持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尊重;我將繼承醫學職業的榮譽和崇高的傳統;我不會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權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脅。”這種價值取向體現了對人的基本權利中生命健康權的尊重,體現了對病人和患者利益的尊重,體現了敬業的職業操守,還體現了對一切有違操守行為的排斥,充分體現了良法的要素和特征。
二、遵守誓約體現了規則性
法律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是具有約束性的規則,規則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既是規則就必須得到遵從,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的,但凡違反還要承擔責任。古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我愿以自身判斷力所及,遵守這一誓約。”“我志愿以純潔與神圣的精神終身行醫。”“一旦我違背了自己的誓言,請求天地諸神給我最嚴厲的懲罰。”新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到,“我將用良知和尊嚴,按照良好的醫療規范來踐行我的職業;我莊嚴地、自主地、光榮地做出這些承諾。”希波克拉底誓言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但誓言和宣誓體現了強烈的法律的規則性和遵從性特征。誓言和宣誓從其性質和屬性看,具有典型的、鮮明的倫理性社會意義和約束性法律意義。醫學生和醫生都要進行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學習和入職前宣誓,誓言的內容即是自身行為的取向和準則,宣誓行為作為一種重要的、莊重的、嚴肅的儀式,既有教育意義更有約束意義,體現了對職業行為的一種嚴格自律和他律接受。
三、知恩圖報體現了社會性
法律是社會生活的體現,是社會生活的調節器。法律規范來源于人們社會生活的需要,來源于社會控制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社會生活需要的法律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也是沒有實用價值的形式擺設。從這個角度講,法律和醫術、法學和醫學共同具有社會性特征,醫術和醫學本身就是超越了人類生命自然屬性的技術和科學,同時也是充滿和閃現著人文關懷思想靈光的藝術和人學,社會性是醫術和醫學最本質、最深層的特征和屬性。古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作為終身尊重的對象及朋友,授給我醫術的恩師一旦發生危急情況,我一定接濟他。”“對于我所擁有的醫術,無論是能以口頭表達的還是可書寫的,都要傳授給我的兒女,傳授給恩師的兒女和發誓遵守本誓言的學生。”新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我將給予我的老師、同事和學生應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我將分享我的醫學知識,造福患者和推動醫療進步。”這些內容不僅凸顯了醫學和醫生的圣潔,同時也體現了醫療行為的本質是人們社會生活的體現,是為社會生活服務的。
四、合理施治體現了客觀性
法律的客觀性指法律來源于特定的經濟社會基礎,而特定的經濟社會基礎正是事物客觀性的體現,一切法律判斷都要以事實為依據,所謂“事實”就是事物的客觀性。事物的客觀性體現在其是一種實實際際的客觀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醫學和醫療行為決不是神學和神明判斷,必須基于客觀實際。醫學和醫療行為是一種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和行為,這種實踐性體現在對患者客觀情況的掌握和尊重,所謂辨證施治正是這種客觀性和實踐性的體現,要求既要尊重普遍性的規律,又要結合特殊性的情況。古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因我沒有治療結石病的專長,不宜承擔此項手術,有需要治療的,我就將他介紹給治療結石的專家。”“我不得將有害的藥品給予他人,也不指導他人服用有害藥品,更不答應他人使用有害藥物的請求。尤其不試行給婦女墮胎的手術。”新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我將重視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準的醫療。”這些內容體現了客觀性和實踐性要求,一是實事求是地對待患者和病情,不是包治百病的“神醫”,二是杜絕一切不切實際的過度醫療,更不能有傷害行為。
五、一視同仁體現了公平性
公平性是法律最顯著的特征,象征法律和法治的“天平”正是公平性的體現。法律的公平性體現在主體上,強調所有的主體都是平等的主體,具有平等的權利,得到平等的對待。法律的公平性體現在行為上,強調一切法律判斷都要以公平為準繩,對所有人都應該一視同仁,不能有任何的區別對待。法律的公平性體現在結果上,強調相同的情況應該具有相同的結果,不同的情況卻應該具有與其相當的結果。法律的公平性體現在責任上,強調除例外情形外,法者的責任之一是對別人的個人隱私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醫學和醫療行為中體現公平性,要求醫者應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以平等對待任何患者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作出相應的處理。古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無論到了什么地方,也無論需診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對他們我一視同仁,為他們謀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在治病過程中,凡我所見所聞,不論與行醫業務有否直接關系,凡我認為要保密的事項堅決不予泄漏。”新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到,“我不會考慮病人的年齡、疾病或殘疾、信條、民族起源、性別、國籍、政治信仰、種族、性取向、社會地位,或任何其他因素;我將保守病人的秘密,即使病人已經死亡。”這些內容充分體現了公平性、保密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