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
根據伊朗總統魯哈尼和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命令,伊朗原子能組織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11月6日將總計2000千克的六氟化鈾運抵福爾多核設施,開始向1044臺離心機加注氣體以用于濃縮鈾的生產。伊朗核問題之火又被加上一把干柴。
福爾多核設施距德黑蘭以南160公里,不遠處便是伊斯蘭教什葉派圣城庫姆。庫姆一詞含有“起來”之意,什葉派諸多圣訓都宣稱庫姆曾是該派避難之地。歷史上,阿巴斯一世大帝在庫姆統治波斯期間曾遭遇巨大災難,后憑勇敢和智慧在亂世中崛起。了解這一點,有助于理解伊朗為何此時在核問題上再加一把火:這是個從骨子里就不那么容易屈服的民族。
魯哈尼此舉是伊朗版的“謂予不信,拭目以待”。今年9月4日,他正式發出警告,各方挽救伊核協議的時間只剩兩個月。如果屆時仍無法達成協議,伊朗將進一步加速核活動,減少對伊核協議的履行。在那之前,伊朗已先后以突破濃縮鈾和重水儲量限制、恢復豐度超過3.67%濃縮鈾活動等兩階段措施,向美歐表達“起來”之意。
伊核問題呈死結狀,始作俑者是美國。2018年5月,美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誰勸也不聽。此后,美國不斷加碼,對伊各種制裁越勒越緊。美國的要價是重新談判伊核協議,其中包括伊朗彈道導彈問題。伊朗堅稱,伊核協議不能重談,導彈問題不可談判,美國解除對伊所有制裁是雙方重啟對話的前提。
伊核問題的死結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拆解,原因在于伊、美、歐三方都有相互制約的兩面性,除非其中關鍵的制約因素因勢化解,否則堅冰難破。
此次伊朗之舉仍屬不得不為的反制措施,以顯示其強硬一面。盡管如此,伊朗從未關上談判大門,稱所有反制措施都是“可逆的”。魯哈尼一方面警告美國,“與伊朗的戰爭是戰爭之母”,話鋒一轉,他又告訴美國,“與伊朗的和平是和平之母?!比欢绹顺鲆梁藚f議后,伊朗對美戰略信任降至冰點。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與美國人的談判毫無意義,因為美方的要求無窮無盡。對法國總統馬克龍試圖調解美伊矛盾之舉,哈梅內伊稱,馬克龍要么是天真、要么便是美國的“幫兇”。
拍板退出伊核協議的是特朗普,解鈴之人也應是他。但特氏此時的心思并不在此,而是一舉一動全與能否連任有關。在極限施壓下,若能逼使伊朗完全棄核,對于選情來說當然是得分之事,但在伊朗堅持與美國比誰先眨眼的情形下,特朗普只能維持強硬態勢。
面對伊核問題,歐盟更是五味雜陳。忙于“脫歐”的英國全然沒有作為,曾力挽狂瀾的默克爾也消沉了許多。最活躍的當屬馬克龍。在今年七國集團首腦會議和聯合國大會期間,他極力促成美伊兩國零距離接觸,以破堅冰,無奈剃頭挑子一頭熱,白費了許多功夫。法國也曾提議給予伊朗150億美元(約合1051億元人民幣)的貸款,以換取伊朗恢復履行全部條約義務,伊朗對此同樣嗤之以鼻。
主要當事者都被架在火上難以后退,協調者亦難有作為。在此情形下,伊朗核問題仍將處于僵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