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夏力
說到現實版鋼鐵俠,人們馬上會想到埃隆·馬斯克。但事實上,1963年鋼鐵俠形象首次在漫威漫畫登場時,馬斯克還沒有出生,而原型另有其人,那就是霍華德·休斯。仔細對比,休斯和鋼鐵俠的相似度確實很高。他們都是富二代,都掌管著一家軍工企業,都是天才發明家,都熱愛在天上飛……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霍華德·休斯,那就是開掛的人生:他橫跨影視娛樂、石油設備、飛機制造、房地產及醫療等行業,都大獲成功。他賺了很多錢,卻不像商人,更像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挑戰規則,跨越行業,超越極限,用經歷告訴我們:最大的樂趣不在于結果,而在于追求的過程。
休斯事業的黃金期,正好與美國兩大行業的黃金期重合,那就是電影和航空。這二者是休斯的兩大愛好。很難說,是休斯的愛好趕上了機會,還是他把機會變成了愛好。
拍電影是休斯最早把愛好和事業結合起來的嘗試。休斯的父親老霍華德本是一名石油工人,后來靠發明一種特殊的油井鉆頭起家,成立了休斯工具公司,事業做得紅紅火火。但就在公司急速發展的時候,老霍華德因心臟病猝死。
當時,還不到19歲的休斯繼承了父親75%的股份,剩下的25%被分給了親戚。由于休斯年輕,親戚們都想干涉決策。休斯想方設法花光了自己所有現金,買回了全部股份,擁有了公司的完全決策權,這才走出了進軍好萊塢的第一步。
石油和電影,兩個行業天差地別,想要全力投入電影事業,勢必無法兼顧石油業務,而后者才是休斯財富的主要來源。休斯選擇了諾亞·迪艾克里特作為助手來管理休斯工具公司。在后來的40年里,迪艾克里特成了休斯最親密的伙伴。他回憶說:“休斯身上有種神秘的能力,他一眼就能鑒別出對方是敵是友,這種技能成就了一個億萬富翁。”
此后,休斯就開始燒錢了。電影事業就像個碎鈔機,他傾注全力投資的第一部電影試映時受到了全場哄笑,沒能公開發行。有親戚看完電影后勸休斯:“放棄電影吧,你不會成功的。”
但他們都忘了,這是上世紀20年代,是美國經濟進入大蕭條前的繁榮時期,是電影的黃金年代。一戰后,人們變得憤世嫉俗,開始迷戀物質,追求享受。好萊塢給美國人造了一個又一個奇幻美麗的夢,讓大家如癡如醉。

年輕時的休斯與飛機合影。

休斯參與制作了40部電影,其中《疤面人》是影史留名的偉大作品。
休斯享受其中,也看到了機會,他認準電影業會長期繁榮。首部電影的失敗沒有讓他打退堂鼓,反倒激發了他的斗志。他索性成立電影公司,聘請知名導演拍攝。他的第二部電影得到了票房口碑雙豐收,第三部電影《兩個阿拉伯騎士》還贏得了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此后,休斯躋身好萊塢知名電影人行列,在30年的時間里參與制作了40部電影,其中還有像《疤面人》這樣影史留名的偉大作品。
如果說電影讓休斯名利雙收,那么飛行則讓他成為傳奇。他對飛行的熱愛,絕不是有錢人玩票。休斯一生對飛行的貢獻和投入,讓他無可置疑地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飛行員之一。
休斯從小就熱衷發明。在開過當時各種各樣的飛機后,他決定自己發明一架飛機。他的目標很簡單,刷新法國飛行員創造的每小時314英里的飛行速度世界紀錄。
1932年,休斯成立了休斯飛機制造公司。3年后,這架名為“銀色子彈頭”的飛機問世了。休斯親自駕駛這架飛機,飛行時速達到352.6英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1937年,休斯再次駕駛“銀色子彈頭”,完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遠程高速飛行,他只用7小時28分鐘就完成了橫穿美國東西海岸的飛行,創造了另一個世界紀錄。
1938年,休斯再度刷新另一項世界紀錄,他開著公司全新制造的“群星號”飛機,用3天19小時17分的時間,完成了環球飛行。 當時正是德國法西斯最為囂張的時期,休斯在巴黎完成補給后,做出了一個非常危險的決定:無視希特勒的防空命令,直接從納粹德國的上空飛過去。最終,“群星號”在德國戰機的緊追不舍中飛了過去。
那幾年,飽受經濟蕭條之苦的美國人正如饑似渴地盼望著英雄的橫空出世。休斯的一系列飛行壯舉,讓他超越了所有好萊塢明星,成了當時最受美國人愛戴的人物。
熱衷飛行的同時,休斯還想拍攝一部飛行題材的電影,名為《地獄天使》。兩大愛好結合在一起,休斯幾乎投入一切。《地獄天使》的總投資達到了40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天文數字,休斯為此接近破產。
除了投錢,休斯還事無巨細地參與到電影的制作中,他最重視的是飛行場景。為了達到理想效果,休斯用87架飛機組建了當時最大的“私人空軍”。有一次,他要求飛行員駕機俯沖到距地面200英尺時突然拉起,所有飛行員拒絕完成這個無異于自殺的動作,于是休斯決定親自上陣。他果然遭遇了墜機,隨后被診斷為嚴重腦震蕩和頭骨骨裂。但他無視醫囑,居然第二天就跑回了片場繼續拍攝。

《地獄天使》是休斯耗費3年時間制作的飛行題材電影。圖為電影劇照。
經過3年的拍攝,《地獄天使》上映后收獲巨大成功,票房達到了驚人的800萬美元,成為經典之作。休斯一舉成為好萊塢金牌制片人,而當時他只有25歲。
他賺了很多錢,卻不像商人,更像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挑戰規則,跨越行業,超越極限,用經歷告訴我們:最大的樂趣不在于結果,而在于追求的過程。
休斯的另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對新技術的極度重視。熱愛技術是休斯的一大標簽,這一點也被原原本本地復制在了漫威角色鋼鐵俠身上。
雖然休斯用了大量時間在電影和飛行上,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父親留給他的休斯工具公司,他一直想辦法確保公司在石油鉆頭設備行業的壟斷地位。他堅信,維持壟斷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創新。
在休斯接手公司后的6年里,一共新增235種新款鉆頭,許多鉆頭的誕生引起了原油開采的新革命。1931年,休斯成立一個研究室,聘用200位科學家,致力于提高全世界的石油開采量,這是美國最大的私人石油實驗室。
休斯的律師回憶說:“休斯在休斯工具公司管理中所取得的成功一直被人低估,他們總說休斯的成就是靠運氣取得的,事實上他孜孜不倦,勤于鉆研,思維敏捷,一個晚上就能隨手記下十幾個創新想法。在約會時,他竟沖到電話機旁,往公司總部打電話,一打就是幾個小時。”靠著不斷創新,休斯工具公司的利潤節節攀升,于1948年達到了驚人的5500萬美元。
在飛機制造上,休斯對技術更加迷戀,他曾說:“當我發現命運賜予我這么巨額的財富時,我覺得太諷刺了,因為我寧愿把生命交付給工作,在工作間里發明和測試飛機。”
二戰開始后,休斯敏銳地捕捉到戰斗機的巨大市場,成立了一支由設計師、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的500人的“夢之隊”,研發轟炸機和偵察機。1943年,美國空軍與休斯簽訂了100架偵察機的合同,金額4300萬美元。休斯正式從飛行大亨轉型為軍工大亨。
之后,休斯又成立了休斯電子公司,致力于軍事電子技術的研發,很快就成為美國空軍和海軍的最大武器供應商。休斯電子公司早期的成功項目之一,是發明并生產出了空對空導彈。這一發明不僅是空戰的一次革命,也為休斯帶來了巨額財富。休斯飛機公司還發明了全天候攔截機,并革命性地提高了美國戰時直升機的性能,甚至還在1963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
到1953年,休斯飛機制造公司和軍方的合同達到了每年兩億美元。另外,中央情報局每周都要向休斯支付200萬美元,用于購買間諜設備。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稱休斯為“美國防空系統的靈魂人物”。休斯也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十億富翁。
休斯的成功固然與父親打下的基礎分不開,但他后來達到的成就和財富,絕不是父親可比的。休斯對夢想的全情投入,對市場風向的把控以及對創新的天賦和熱愛,讓他成為上世紀美國最傳奇的商業大亨。
霍華德·休斯
1905年生于美國得克薩斯州,企業家、飛行員、電影制片人、導演。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商業版圖橫跨影視娛樂、石油設備、飛機制造、房地產及醫療等行業,并都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