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莉

【摘 要】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手術(PCI)導管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12期間在我院行PCI的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我院自2018年7月開始在PCI導管室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比較風險管理實施前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與護理滿意度。結果:與實施前相比,實施風險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明顯降低,護理滿意度上升,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PCI導管室進行風險管理可有效提高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預防不良事件發生,并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導管室護理;風險管理;不良事件;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5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1
冠心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對此疾病臨床常行PCI治療,此術式具有便捷、安全、痛苦小、術后住院時間短等優點[1]。但因手術對機體均存在一定創傷,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不良事件,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因此,在PCI導管室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隱患的意義重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期間在我院行PCI的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我院自2018年7月開始在PCI導管室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實施前46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6例,女患者20例;年齡35-82歲,平均年齡(58.6±7.4)歲。實施后46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8例,女患者18例;年齡33-85歲,平均年齡(59.2±8.5)歲。實施前后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風險管理方法 ①術前:將責任細化到個人,參考導管室風險管理規章制度將日常護理工作納入制度考核中,并加強崗前培訓力度,每天在晨會中由護士長進行點評,提高導管室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護理人員在術前需認真檢查手術器械數量是否充足、設備狀態是否正常,并提前準備好手術所需的相關藥物,比如肝素、硝酸甘油及利多卡因等;認真核對患者基本資料、病史、用藥史、影像學資料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②術中:如果手術過程中出現冠脈內氣體栓塞、導管于冠脈內嵌頓及持續性充盈球囊等情況均可能導致患者心律失常,因此護理人員需持續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一旦出現異常變化,立即告知手術醫師并積極地協助處理;另外,由于有創壓力監測可反映導管尖端受壓情況,分析造影圖像可準確地判斷心肌梗死、導管打結、導管嵌頓及血管迷走反應等情況,因此護理人員需加強有創壓力監測,及時辨別異常壓力圖形,立即告知手術醫師并進行針對性處理;持續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嚴重心動過緩、心動過速、血管迷走神經反射及心室顫動等并發癥,一旦出現,立即告知手術醫師給予針對性處理,從而保證手術順利進行。③術后: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分支栓塞、心功能不全及過敏反應等并發癥,因此護理人員需將相關注意事項告知病房的護理人員,并詳細地記錄在手術記錄單上。
1.3 觀察指標 比較風險管理實施前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與護理滿意度。①不良事件:包括心室顫動、心動過速及血管迷走神經發射延遲識別與處理;②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定,評分0-10分,9-10分為滿意,7-8分為一般滿意,6分及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用百分率表示,以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事件發生率 與實施前相比,實施風險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明顯降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實施風險管理前護理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例數分別為22例、17例及7例;實施后依次為38例、8例及0例,實施前后護理滿意度相比(100.0% VS 84.8%),實施后上升,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冠心病是由于冠脈血管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造成血管腔狹窄甚至阻塞,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的一種心臟類疾病,是近年來導致中老年患者的死亡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2]。PCI因具有便捷、安全、對機體創傷小、術后康復快等優點,現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但由于此術式是一種有創術式,一旦護理不周全則可能引發一些不良事件,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3]。
導管室風險管理是一種預防型的管理模式,可根據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提前干預,術前認真檢查手術器械、設備及相關藥物,并核實患者相關資料可避免出現因器械、設備及藥物缺乏或患者存在手術禁忌癥而影響手術開展;術中持續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有創壓力,可通過患者生命體征與有創壓力變化而準確識別心室顫動、心動過速及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等并發癥,并給予及時處理;術后認真與病房護理人員交接,有助于病房護理人員及時地識別與處理相關并發癥[4]。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實施前相比,實施風險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明顯降低,護理滿意度上升。提示對PCI導管室進行風險管理可有效提高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預防不良事件發生,并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許輝,郝穎,于唯藝.延續性護理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2):79-81.
王依倩,朱莉.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手術轉運中的應用[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5,10(4):522-524.
胡丹.流程管理與患者分層對提高急診冠脈介入術護理質量的效果[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4,12(12):1087-1090.
李倩,梁欣.風險管理在減少冠心病介入手術傷害及提高護理滿意度中的應用[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3):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