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劉婷



【摘 要】目的:分析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家庭訪視護理后,其服藥遵從行為的有效價值。方法:擇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2月份,收治的,檔案數據完整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共7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78例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9例。對照組予以基礎社區(qū)病癥管理,實驗組聯合家庭訪視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服藥遵從性行為評分以及家庭功能分數。結果:服藥遵從性行為分析,護理前兩組得分對比無差異性(p>0.05),護理后分數改善,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差異性(p<0.05);護理前得分情況,組間無差異性(p>0.05)。護理后評分情況,除情感度對比,其余組間p<0.05。結論:家庭訪視護理應用于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其服藥遵從性行為評分得到顯著改善,家庭功能分數有所調節(jié)。
【關鍵詞】家庭訪視護理;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服藥遵從性;家庭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2
當前高血壓發(fā)病人數逐年提升,同時根據不完全數據分析[1],年齡>60歲的人群中,就有一半的幾率患有高血壓。目前對高血壓控制的主要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同時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好壞和高血壓控制率顯著相關,提升用藥依從性為不僅僅能夠對血壓指標進行控制[2],同時家庭功能評分也有了進一步改善。文章以家庭訪視護理為基礎,將家庭訪視護理應用其中,判定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數據 在2017—11至2018—12收治的檔案數據完整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共7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78例患者均分為對照組(n=39)和實驗組(n=39)。所有患者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3],高血壓的定義選取,同時年齡≥60歲,能夠自主說話,意識清楚患者選入本次研究。對照組中,男女比例21:18,最大年齡88歲,最小年齡61歲;實驗組中,男女比例22:17,最大年齡87歲,最小年齡60歲,組間比較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高血壓病癥基本管理,如血壓測量,社區(qū)門診擺放資料讓患者閱讀。實驗組加行家庭訪視護理,首先予以集中訪視,強化患者高血壓相關要點,確定用藥遵從行為中出現的共性健康問題以及解決方式;予以入戶訪視,幫助患者確定用藥遵從行為中的個體化健康問題,幫助患者找到解決方式,通過和家屬溝通開展護理。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78例高血壓患者資料用SPSS21.0軟件計算,護理前后兩組用藥遵從行為、護理前家庭功能得分、護理后家庭功能得分對比予以(均數±標準差)表達,采用t檢驗,組間p<0.05判定為有差異性。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兩組用藥遵從行為分析 護理前兩組得分對比無差異性(p>0.05),護理后分數改善,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存在差異性(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家庭功能得分 表2分析護理前得分情況,組間無差異性(p>0.05)。表3記錄護理后評分情況,除情感度對比,其余組間p<0.05。
3 討論
數據調查證實[4],家庭訪視護理能夠提升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根據結果證實,患者對病癥知識的缺乏,視力降低,用藥不良反應以及家庭支持程度低均為老年高血壓患者正確服藥的阻礙要素,同時知識缺乏也是影響其用藥依從性較差的關鍵指標。所以予以合理性示范指導,咨詢研究以及指導方式開展集中講解,能夠對血壓控制,從而降低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
另外家庭訪視護理的應用能夠幫助增強戰(zhàn)勝病癥的信心,恢復患者康復動力,本文數據表明,通過護理后實驗組的適應度等各項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綜合上述論斷,家庭訪視護理應用于社區(qū)老年高血壓中,有利于用藥遵從行為的改善,家庭功能評分的提升,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劉甜,劉杏,李勝玲, 等.基于跨理論模型的社區(qū)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遵從行為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5):629-634.
劉赟赟,陳紅,劉國蓮, 等.基于老年綜合評估的社區(qū)家庭訪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8,21(28):3478-3484.
劉冬梅,張佳淇,李勝玲, 等.基于授權理論的家庭訪視護理對社區(qū)老年糖尿病患者積極度及家庭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3):719-721.
馬楠楠,程雪濤,劉國蓮, 等.基于三維質量結構模式的社區(qū)產后家庭訪視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19):2246-2251.
張建鳳,李志菊,王芳云, 等.家庭訪視對腦卒中患者照顧者照顧負擔及積極體驗的影響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7):83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