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在剖宮產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及對產婦早期泌乳的作用。方法:選擇剖宮產術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對象,并采用“電腦隨機法”將100例剖宮產術后患者進行分組,主要包括兩組,其中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分析兩組術后恢復情況以及泌乳始動時間。結果:觀察組剖宮產術后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剖宮產術后患者泌乳始動時間<24h所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在剖宮產術后護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能促進其早期泌乳,值得研究。
【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剖宮產術后;早期泌乳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2
剖宮產為女性常見分娩方式,其通常用于產科嚴重并發癥、難產人群中,能夠有效保障母嬰健康。但由于該方式屬于一種非自然分娩方式,術后存在一定不足,比如活動飲食受限、術后切口疼痛、胃腸功能無法立即恢復等,上述因素均可影響產婦泌乳[1]。本文通過分析兩組剖宮產術后患者的各項情況,總結其護理效果,具體見下文描述。
1 資料/方法
1.1 基線資料 將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剖宮產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或研究病人,分組原則為“隨機方式”,分為50例觀察組患者、50例對照組患者。
觀察組50例剖宮產術后患者年齡值在20歲至36歲,平均為(28.21±1.31)歲。
對照組50例剖宮產術后患者年齡值在21歲至36歲,平均為(28.59±1.54)歲。
將2組剖宮產術后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進行對比和分析,用P>0.05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可比性成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方法 實施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方法 實施快速康復護理模式,主要內容:①早期活動指導:對于術后恢復較好者,應指導其進行早期床上活動,并為患者定期翻身,指導其進行康復鍛煉,由此促進術后早期康復。②飲食指導:術后6小時可少量飲用溫水、術后12小時進食少量流質食物,待肛門排氣后以普食為主,同時需合理搭配飲食。在肛門排氣前,應嚴禁攝入易脹氣食物,比如奶類、糖類等。③排尿指導:術后12小時將導管拔除,并鼓勵患者自主排尿[2]。④心理護理:加強與產婦溝通,并對其疑惑進行耐心解答,對其存在的負面情緒進行有效疏導,使其能夠緩解負面情緒,早期適應母親角色。⑤母乳喂養指導:對產婦進行有關母乳喂養的健康宣教,不僅能夠使其對母乳喂養的重要性有充分認知,同時使其能夠對母乳正確喂養方式進行充分了解,并早期進行母嬰同室。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對照組兩組剖宮產術后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以及泌乳始動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檢驗,檢驗指標中術后恢復情況以及泌乳始動時間數據存在差異,用P<0.05表示;數據無差異,用P>0.05表示,軟件選用SPSS26.0版本進行分析和統計。
2 結果
2.1 對比2組術后恢復情況 觀察組剖宮產術后患者肛門首次排氣時間(25.21±1.32)h、首次排便時間(36.21±1.74)h、下床活動時間(35.16±1.54)h、切口愈合時間(5.13±1.02)d均短于對照組,(P<0.05),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比較兩組泌乳始動時間
觀察組剖宮產術后患者泌乳始動時間<24h所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剖宮產分娩作為嚴重產科并發癥和難產等人群的首選分娩方式,其能夠有效降低孕婦和圍產兒病死率,但術后康復為醫護人員廣泛關注的話題。另外,由于術后多種因素的影響,易導致產婦泌乳時間延長,導致其無法進行母乳喂養,對自身和新生兒健康均可造成影響[3]。故此,如何促進剖宮產術后早期泌乳為護理關鍵。
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為臨床新型護理模式,其主要是將快速康復理念應用于術后護理中,該護理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風險,同時促進其早期排氣、排便、下床活動和切口愈合。另外,快速康復護理模式的應用還能促進產婦早期泌乳,觀察組24小時內泌乳比例相比對照組較高,提示該種護理模式對促進產婦早期泌乳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剖宮產術后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剖宮產術后患者泌乳始動時間<24h所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在剖宮產術后護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朱心翠.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在剖宮產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產婦早期泌乳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6):198-199.
萬娜,譚秀華,易秀珍,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用于計劃性剖宮產圍手術期預防深靜脈血栓與促進早期康復的研究[J].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7, 12(1):89-91.
李玲, 趙雪, 王曉敏.膳食指導聯合個人性格特色護理對剖宮產術后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及早期恢復的影響[J].貴州醫藥, 2017, 4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