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潔


【摘 要】目的:研究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改善口腔科護理滿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口腔科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的門診患者100例為臨床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將10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患者配合度均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改善口腔科護理滿意度中的效果顯著,值得推薦。
【關鍵詞】優質護理;口腔種植手術;術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722.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1
近年來,我國口腔種植技術不斷進步完善,人工種植義齒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1]。但是,人工種植義齒必須在種植器械必須影音適當的維護手段才能夠取得成功[2]。但是,口腔科感染的問題仍存在,因而廣受口腔醫學科與各種牙病患者所重視[3]。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口腔科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的門診患者100例為臨床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將100例患者分為兩組,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齡在19歲-57歲,平均年齡(39.18±3.22)歲。其中種植一顆種植體34例,種植二顆種植體30例,種植三顆種植體17例,種植四顆種植體10例,種植五顆種植體9例。對比兩組口腔科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優質護理,流程如下:1)建立優質護理程度,組織護理人員制定種植手術的風險管理流程,形成標準的管理規范,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2)組建優質小組,組織相關護理人員成立風險小組,小組成員通過互聯網,萬方,知網搜索有關于口腔種植手術護理風險的內容,并進行整合總結,尋找應對方案。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并請教研究專家制定相應的風險對策。3)護理前培訓,在為患者護理前,風險小組成員均參加系統培訓,了解相關護理風險,了解規避對策,解決對策,提升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以及護理操作能力。讓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的觀察患者種植情況,并且能夠提前預測術后風險,在風險發生后能夠準確分型,并能夠熟練處理風險。4)實施護理,在患者實施手術后48小時內對患者進行術后隨訪,一旦出現異常現象立刻到院復診,實施對癥處理。同時,指導患者術后飲食,飲水,避免不良事件。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護理配合度。護理滿意度與護理配合度均使用本院自制調查表以及護理人員評估采集,均有三項標準: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完全配合,基本配合,不配合。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研究數據均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患者配合度均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附表1表2。
3 討論
現階段口腔種植手術的患者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成為口腔臨床治療中是較為常見的手段。不少患者在牙體發生缺失之后會此治療手段,因此該手術臨床使用率較高,但是手術之后的護理對病人的康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必須給予精細的護理,才能夠保證患者術后的恢復。
實施優質護理,不僅對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還要求護理人員能夠擁有更強的業務水平,能夠擁有更好更強的服務意識,同時護理人員也應該擁有更強的風險意識[5]。能夠在為口腔種植患者護理的過程中,發現風險,識別風險,主動規避風險,從而提高口腔科患者的服務質量,護理效果,增加患者治療的舒適度,獲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與配合[5]。應該特別指出的是,不同的護理方法所起到的護理效果往往也各不相同,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病人的不同情況采取有效的、針對性的護理方法。
研究顯示,在實施優質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74%),護理配合度均高于對照組(98%:80%),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可知,在口腔種植術后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能夠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能夠提高護理安全性,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周莉.角色-關系對應式護理法在口腔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149-152.
覃沅華.口腔科門診交叉感染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6):172-175.
李曉杰.探討優質服務理念在改善口腔科護理滿意度中的效果[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21):93-94.
王翠萍,呂波,汪洋等.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口腔科實習護生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31):3828-3830.
殷雪莉.循證護理應用在口腔科護理中對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4):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