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麗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保胎治療在早期先兆流產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2011年12月-2012年7月份50例無先兆流產史孕婦為對照組,50例進行保胎治療的早期先兆流產孕婦為觀察組。將兩組孕婦的并發癥狀況包括胎膜早破率、胎盤早剝率、前置胎盤率、產后出血率和新生兒不良反應狀況包括新生兒畸形率、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率、新生兒死亡率對比分析。結果:分析比較兩組孕婦胎膜早破率、胎盤早剝率、前置胎盤率、產后出血率,組間數據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狀況,包括新生兒畸形率、巨大兒、新生兒窒息率、新生兒死亡率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保胎治療在早期先兆流產治療中的療效是顯著的,降低新了生兒畸形和窒息可能性,值得進一步應用推廣。
【關鍵詞】保胎治療;先兆流產;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2
近年來,女性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之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早期先兆流產的發生率在逐漸增高。早期先兆流產是孕婦在12周內的妊娠時間里易出現的情況。孕婦由于對早期先兆流產方面的認識比較缺乏,在被確診后,容易產生一系列不良情緒,如感情脆弱、情緒不穩、易暴易怒、焦慮害怕等,這種情緒會加重病情,對胎兒和孕婦自身都造成嚴重的危害,還可能導致發展為難免流產或稽留流產[1]。對于早期先兆流產孕婦來說,進行安全有效的保胎治療達到良好的妊娠是十分關鍵的,也是非常有效的。鑒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保胎治療在早期先兆流產治療中的療效,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12月-2012年7月份50例無先兆流產史孕婦為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31.23±2.14)歲;50例進行保胎治療的早期先兆流產孕婦為觀察組,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33.11±3.12)歲。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孕婦采用常規性治療,觀察孕婦妊娠期是否有不良反應等癥狀,進行常規性血檢查、尿檢查、肝腎功檢查等產前檢查,同時需在分娩后細心留意新生兒狀況。觀察組孕婦在進行對照組同樣的產前檢查基礎上,要接受保胎治療,在治療的期間,孕婦禁忌性生活,需要臥床休息,不僅要補充維生素E、葉酸、還要用中藥進行輔助治療,在此基礎上,做B超看胚胎發育狀況,對孕婦孕酮激素定期測定,針對黃體功能不足的孕婦,每日注射20mg黃體酮(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0562,生產單位: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孕婦陰道不再有出血癥狀就停止。黃體功能正常的孕婦,不可濫用孕激素,避免保胎失敗。孕婦不再有出血癥狀的出現,就可以出院接受治療,但仍需定期做產前檢查,便于醫生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指導孕期保健。在孕婦的飲食、生活等問題上要格外注重,注意個人的衛生狀況,勤換衣物尤其是勤換內褲,以防陰道炎,還需勤洗澡。除這些以外,對孕婦進行了心理調節,安定其情緒,減輕或者消除心理上的焦慮、抑郁,增強信心。孕婦不良的情緒會引起體內循環系統功能紊亂,嚴重的可導致胎盤早期剝離,使孕婦流產及胎兒死亡。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孕婦胎盤早剝率、胎膜早破率、產后出血率、前置胎盤率等孕婦并發癥狀況并進行分析;比較分析兩組新生兒不良反應,包括新生兒死亡、巨大兒、新生兒畸形、新生兒窒息等。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3.0處理本文相關數據,計數資料實施c2檢驗,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P<0.05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孕婦的胎膜早破率、胎盤早剝率、產后出血率、前置胎盤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比兩組新生兒死亡、巨大兒、新生兒畸形、新生兒窒息,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造成早期先兆流產的原因多且復雜,因此臨床治療上難以作出具體的病因診斷。當前較多的早期先兆流產孕婦,由于擔心接受治療后對胎兒造成影響,經常會選擇人工流產放棄,一系列的手術處理后,在一定的程度上會損傷子宮內膜,引發流產不全或一些生殖系統疾病的出現,更為嚴重的會導致不孕,給女性的身體和心理上都造成較大的傷害。之后隨著人們對造成流產主要性因素的逐步認識,非胚胎自身因素導致早期先兆流產的孕婦,在接受保胎治療后,大多都可以繼續妊娠分娩[2]。
積極及時的保胎治療下,孕婦的保胎成功率十分高。本研究中,觀察組孕婦接受保胎治療,療效突出,孕婦在接受保胎治療后,體內的胚胎將繼續存活。孕婦由于妊娠后的體內激素分泌變化,會使得孕婦焦慮易怒,進一步導致胎盤發生早期性剝離,胎兒死亡或孕婦流產。孕婦在接受保胎治療的期間,要重視定期產檢,清楚掌握胎兒狀況,利于醫生及時處理出現的各種異常狀況[3]。同時對于接受保胎治療的孕婦來說,心理調節也很重要,減輕或是消除心理上的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積極的進行心理干預,健康宣教,以免孕婦自身的情感和行為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并及時的進行治療。黃體功能不全的孕婦適用于黃體酮等孕激素保胎治療,而黃體功能正常的孕婦不可濫用,會干擾內源性孕激素的生成,導致保胎失敗。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接受保胎治療和無早期先兆流產的對照組,在孕婦并發癥狀況及新生兒不良反應率的比較分析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保胎治療在早期先兆流產治療中的療效突出,值得進一步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陳鑫.保胎治療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5,36(5):887-888.
董智力,王國緯,南燕燕.地屈孕酮用于先兆流產保胎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06(5):14-15.
黃艷娟.地屈孕酮治療早期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