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霆
大連和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現場管理工作作為相關工作順利開展的主要環節,其能夠約束施工流程,通過對工作要領的有效掌握,使操作方法得以規范,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為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作出保障。因此,施工現場管理措施的完善與優化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以現存問題為出發點,提高管理水平,為相關工作的有序進行奠定良好基礎。
就我國施工建設發展情況而言,其欠缺完善、完整的管理機制,企業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沒有為其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并沒有及時對施工現場進行考核與監督,使得相關檢查無法落實,進而出現監控職能無法發揮的情況。在施工過程中,多數建筑企業沒有嚴格遵循相關法規,使下發政策虛有其表、流于形式,嚴謹態度的缺乏使施工管理工作在規章制度的配合下無法落實到各個環節中,進而使得國家法規的內在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這樣不僅對企業未來發展造成一定影響,也使建設施工的氛圍無法得到優化[1]。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其后期資金運轉難度升高,對建筑企業后續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其次,除現場管理不完善外,在內部不夠規范的成本管理工作,使得質量、效率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只顧自身發展而忽略其項目工程的質量,無法將其與企業發展進行有效結合。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材料、設備在購買時性價比不高,且極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對施工人員的要求不夠嚴格 ;缺乏定期的監督檢查機制,對企業的后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工程質量與施工管理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其不僅能夠使效率、質量得到保證,還能使其現場安全得到保障。安全管理內容的缺乏使其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存在一定隱患,而究其根源則來自施工現場缺乏安全管理意識,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當配備安全帽,且不能出現隨意解安全帶、不按規定在安全網內操作的事宜。對安全認知的缺乏使其操作生疏,部分施工人員為加快工程進度,忽略現場安全工作,在其施工過程中,沒有遵守相關規定且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而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是安全隱患發生的主要原因[2]。
在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中專業的管理人員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既是相關內容的執行者也是監督者,有著更大的職責與責任。因此,只有專業能力與熟練技能才能保證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正確運行。就現階段而言,我國施工現場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員,而這也是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其相關工作難以開展,造成施工工程停滯不前,進而影響施工質量與進度。
推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管理是大勢所趨,針對目前部分施工單位對該工作仍不加以重視,并認為其是“面子工程”的現狀,也有理由進行整改探索,實現中國建筑工程與世界建筑工程接軌。
目前地方政府和中央相關部門均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制度,以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在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管理中,比較常用的是《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和地方政府出臺的《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標準》等文件。針對部分高危且復雜的施工項目,也有專門的政策指導文件,例如,針對施工現場的用電問題,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進行技術指導。而生產建設單位在進行生產建設之前,也應當依照政府出臺的相關文件,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管理辦法,制定嚴格的崗位劃分和工作流程[3]。確保建筑單位在后續的施工開展過程中,能有標準化的生產管理制度作為保障。
人員的標準化具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人員管理的標準化,第二層是施工人員工作的標準化。首先,人員管理的標準化定位,根據生產建設管理制度,對建筑施工人員、監督人員等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標準化的管理。建筑施工人員在進入現場之前,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特殊作業需要有相應的勞保用品,并且需要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其次,施工人員工作的標準化,工作人員需要根據設備設施使用流程、工具操作流程正確使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加強安全意識,注意保護人身安全,小型電用工具需要在使用完后及時拔下電源,重視用電安全。
建設單位應當不斷改進工作環境,并且根據作業區域不同設置不同的安全標示,在施工現場搭設施工安全通道,并且給工作人員提供安全防護器具,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性。安全標示應當做到標注醒目、劃分清晰,重點區域和高危作業區域設置防護網,并且僅允許專業人員持證進入。以樓梯口的防護欄設置為例,樓梯口防護一般分為工具化防護和臨時防護,工具化防護即為建筑施工單位定制金屬防護欄,并且涂刷黃色油漆,標志注意安全字樣,而臨時防護是在樓梯口牽繩警示,針對標志設施的可循環利用原則,也有越來越多的單位選擇工具化防護設備,以實現高效高質量安全管理[4]。
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其措施的優化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其作為具體且繁復的工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作業難度,但對工程質量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5]。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安全監管力度的加強,為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