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平
在當前的園林建設中,普遍的現象就是綠化帶場地設計及苗木選取的不合理。這在北方的園林綠化中較為突出,北方適宜性的榆樹及楊樹、柳樹是常見的植物,但是在北方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往往不會選取他們,他們只注重苗木的品質,一些高檔性苗木雖然適合美觀性需求,但是卻會帶來對生態平衡的影響,從而不利于園林綠化工程的長遠效能發揮。
每種苗木都有自身的適應性生存環境。在園林的苗木種植上,如果沒有按照移栽技術進行嚴格的苗木種植,肥料供給不充足或者過量,植物未經過科學枝葉修剪就直接栽種。種植季節選取不合理,都會導致苗木種植后存活率不高,從而使得樹木失去了其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也談不上園林的總體綠化效果。
園林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它是考慮長期生態效益的。但在實際的園林規劃中,設計者可能只是針對整個園林的景觀效果進行規劃,而沒有從生物學角度進行科學的苗木搭配栽種分析,這就使得園林的規劃存在盲目性,很多苗木混搭是不能實現很好的生態效果的,也不利于園林施工長期效益的提升。
考慮到苗木自身的適應性環境要求,在園林苗木的選擇上,要充分的進行本地生態環境及氣候條件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苗木,提升苗木存活率。苗木選取要結合苗木的根系、樹冠及移栽的損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在北方的園林打造上,要多選擇常青類灌木,同時大型樹種以耐寒性植物為主,并考慮開花植物的耐寒程度,盡量避免熱帶植物的選取。而南方園林,由于氣候條件優勢,苗木的選取范圍就比較寬泛,但要注重苗木種植中的搭配,避免植物選取不合理,導致苗木成長中相互影響,不利于總體園林綠化效果的實現。
苗木是具有生命力的,必須對其栽種時間進行科學確定,園林工作要結合不同苗木的生存條件,選擇合適的時節進行栽種。同時,要在苗木栽種中結合氣候因素進行對應的種植技術應用。一般而言,春天適合栽種,但要注意栽種之前的苗木根葉處理,避免移栽導致的苗木水分散失,不利于其存活率提升。
為了確保苗木能夠在園林中健康成長,需要結合生長環境進行總體苗木布局規劃,同時注重布局的美觀性。首先,所有樹木都要按照設計的栽種順序進行,在同一類植物的栽種上盡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所栽種植物要避免傾斜,確保直立生長。園林苗木需要搭配栽種,但要注重混合栽種的總體結構勻稱性。同時通過對植物顏色、生長趨勢的分析,以色彩的強調來突出總體園林的綠化效果。
苗木的養護中,水分供應充足是基本的工作。養護人員要定期進行綠化澆水,并確保一次澆透。澆水時間要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避免中午澆水。做好園林的排水規劃,避免因澆水或者雨水積水過多導致植物死亡。
在園林的苗木綠化分析來看,科學的施肥是確保植物良好成長的關鍵,施工管理要結合園林的綠地土壤環境,先進行施肥方案的規劃。城市建設的擴展使得苗木生長土壤中存在較多的建筑垃圾,導致土壤出現表面性貧瘠。為確保植物健康生長,必須進行及時的肥料補充,同時,落葉也會影響到肥料的肥力循環,所以,必須及時進行落葉的清理,提升施肥效果。
土壤是苗木賴以生存的環境,如果土壤環境得不到及時的優化,那么勢必影響苗木的健康成長。土壤中的雜草會奪取苗木成長的肥料,所以必須進行及時的雜草處理。另外,在雜草處理同時,還應該進行翻耕,讓苗木賴以生存的土壤環境得到充分的透氣和透水,確保苗木成長穩定性。
在應對苗木的蟲害時,養護人員首先要進行全面的病蟲害分析,然后不斷的進行治理方案優化。苗木一旦出現病害,再不能及時救治,就會嚴重影響之物生產,嚴重的還會導致苗木枯萎死亡。而病蟲害還會影響到總體園林的美觀效果。所以,養護人員要做好各種病蟲害的防治分析,及時的進行對應藥物的噴灑,確保病蟲害能夠在第一時間被控制。
園林養護人員要及時的進行天氣條件的了解,通過對溫度的分析,制定合理的養護方案。對植物做好遮陰及澆水灌溉規劃,這也是應對自然氣候對植物生長影響的方式,在寒冷的冬季,要對不耐凍的植物進行必要的草苫覆蓋,在干旱季節要加強灌溉,確保苗木的生長環境能夠得到及時的調整。
總而言之,在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中,苗木種植是主要的工程內容。要從苗木的種植技術及養護實施方面加以規劃。通過合理的種植,可以提升苗木的存活率,有利于苗木的茁長成長,是實現園林綠化成本降低在主要方式。在種植及養護技術實施上,要結合本地生物環境,對苗木的成長適宜性進行分析,做好土壤準備,強化苗木的修剪及對應的養護,確保園林綠化能夠具有高效,保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