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明澤
(陽泉煤業集團吉成建設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城市建設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建設用地問題變得尤為突出。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常常都會采取挖山填谷的方式解決建筑用地的問題。回填土地基是人工地基,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對其進行處理后,提高其地基承載力,改善其變形性能或滲透性能,才能作為建筑地基使用。
壓實地基是利用平碾、振動碾、沖擊碾或其他碾壓設備將填土分層密實處理的地基。它適用于處理大面積填土地基。
1) 地下水位以上的填土可采用碾壓法和振動壓實法,非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透水性較好的松散填土地基宜采用振動壓實法。2) 對大面積填土的設計和施工,應驗算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大面積填土自身穩定性、填土下原地基的穩定性、承載力和變形滿足設計要求。3) 未經檢驗且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壓實填土,不得作為建筑地基持力層。
1) 壓實填土的填料應滿足規范要求,不得采用粒徑過大的碎石土和淤泥、凍土、膨脹土等特殊土以及有機質含量大于5%的土料。2) 壓實方法應根據填料的性質和設計要求的密實度并結合壓實機械的性能進行綜合選擇。3) 當場地處于斜坡上,尤其是存在臨空面時,應驗算其穩定性,并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壓實填土產生滑動。
壓實填土的施工必須在上一道工序滿足設計要求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 施工過程中應按照規范要求選取一定的抽檢比率分層檢測壓實填土的壓實系數。2) 通過靜載荷試驗并結合動力觸探等試驗檢測壓實地基的承載力。
地基處理方法在選擇的時候,需要綜合項目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四周環境條件、施工條件、材料供應狀況、建筑構造種類與基礎形式之類的多方面因素,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比較分析之后進行擇優采取。處理地基之時,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加強上部構造的強度與剛度,便于強化建筑物對于地基不均勻變形的一種適應力。
該方法指的是采取人工夯以及低能夯實設備壓實土壤,采取振動碾壓設備對表層的疏松土進行壓實,然后使其達到所需求的實度、密度。碾壓設備分成羊足碾與平碾等等。砂土中進行碾壓之時,土顆粒遭受較大單位壓力之后非常可能會向四周移動,且土結構便會受到破壞,因此羊足碾不適宜在砂性土中使用。通常都會采取羊足碾對粘性土進行碾壓,以達到最好成效。
該方式是將要施工地基部分質量不夠好的土都清理打掃出來,再用穩定性能比較高,且與標準相符的地基土來代替,再對地基夯實處理。其目的便是最大程度上使穩定性提升,使其承受能力提升。通常狀況之下對于需要進行換土的位置進行挖掘,挖掘深度必須適當,在填土過程之中必須進行充分的考慮,思考怎樣能夠使工程達到預期的成效,通常情況之下,我們要分層進行填土,目的是為使得每一層都足夠堅固,可以使地基充分夯實。
根據設計要求,須檢測的項目為:回填土干密度、回填土壓實系數。針對該工程,采取鉆孔取環刀土樣、井探取環刀土樣、鉆孔及探井標準貫入試驗多種檢測手段,每棟住宅樓選取3 組代表位置,一孔取土標貫孔(鉆孔) 和一孔探井(人工挖掘)為一組,取土樣深度均為0.5m、1.5m、2.5m…7.5m,標準貫入試驗深度為1.0m、2.0m…7.0m,鉆孔機械采用30 型勘察鉆機,鉆孔環刀土樣自取土器中取用,探井環刀土樣自探井側壁上取用,標準貫入試驗分別在鉆孔和探井中進行,擊實試驗(測得回填土最大干密度) 土樣自各個探井中取用。將現場取得環刀土樣及擊實試驗土樣送至實驗室分別完成干密度、最大干密度試驗。
1) 回填層厚度相對均勻。填料質地堅硬,粒徑不均勻、不連續。2) 回填土地基層狀特征較為明顯,呈密- 疏相間的互層狀分布,部分區段含大塊石,存在明顯的架空和松散現象,導致回填土密實度不均勻,相關檢測指標離散性較大。3) 回填土表層在500kPa 的試驗范圍內呈彈性變形特征,且總沉降量不大,回填土的承載力可滿足上部設計荷載的要求。回填土下臥土層力學指標較好,能滿足驗算要求。4) 經綜合檢測,地基強度尚好,但由于分層碾壓施工未符合規范要求,導致地基均勻性較差。為減小差異沉降對上部結構的影響,需對回填土地基進行處理或作結構處理后方可考慮以回填層作為地基持力層的淺基方案,從而能夠在保證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基礎回填土技術是建筑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在保證了基礎施工能夠正常完成的前提下,提高對基礎回填土技術施工的質量十分重要。施工人員一定要充分掌握了解相關施工技術,確保施工的質量,保證建筑物穩定性。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依照土質實際狀況、施工環境、地基狀況的詳細要求,來選用合理的施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