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濤
(仁化縣火沖坑水利水電管理所,廣東 韶關 512300)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區位一般較為偏僻,會涉及到較為復雜的地形和地質條件,因而在進行施工時,常常會遇到軟土地基等不利于施工的情況,要想進一步順利施工,工程人員就必須立足于當前的地基狀況,采用相應的技術加以處理,對實際的基礎處理技術加以探討,能夠使工程人員選擇與實際工程適應性更高的基礎處理技術,從而促使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基礎穩固目標的實現。
錨固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頻率較高,主要原因在于錨固技術的自身優勢明顯。在應用錨固技術進行施工時,不需要耗費較多的工程量,且便于工程人員操作,因而具有更好的施工效率,同時能夠縮短工期。錨固技術的適用條件為較為復雜的地形區,特別在偏遠的山區更為適用。對于部分需要大量消耗人力物力且對施工要求較多的工程也適用于錨固技術。錨固技術的應用可以與其他地基處理技術相結合,要根據地質情況確定錨固施工方案,體現出錨固施工的差異性。
水泥土技術的應用能夠顯著改善工程基礎的穩定性,并使其強度得以顯著改善。對水泥土技術進行應用,需要嚴格控制水泥等施工材料質量,要對準備好的材料進行拌制,確定合理的配合比,并最終將材料拌制成符合工程質量要求的水泥漿,拌制后的水泥漿材料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灌注施工。因而水泥土技術一般需要與灌漿技術結合在一起,為保證灌漿質量,必須按照一定比例對材料進行拌制,使拌制完成后的材料的各項性能參數符合灌漿施工要求。此外,水泥土技術的應用還體現在水泥土的防滲技術上。在應用水泥土防滲技術時,施工人員要將水泥漿材料壓入泥沙層中,壓入時,工程人員要對水泥漿的壓入深度、尺度等進行控制。通過水泥土防滲技術的應用,可以調節基礎水環境并增強基礎強度,進而實現對水利水電工程中出現的水土流失現象的有效規避。
在水利水電基礎施工技術中,常用的技術還包括粉噴樁技術,在應用粉噴樁技術時,需要工程人員把握住以下五點注意事項:一是要在實施粉噴樁技術之前做好充足的技術準備。施工人員要對現場施工環境進行控制,做好現場清理,使整個施工作業面整潔有序;二是要對樁位進行確定。樁位的定位是否準確會關系到基礎施工質量,因此工程人員需要重視樁基的定位,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樁位的確定,并根據實際工程地基的穩固性的要求進行適當的調整。在定位之前要進行放線測量,并將定位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設定樁標時,需要工程人員進行反復的確認,確保樁標精準;三是確定樁的高程。對樁的高程進行確定需要從水利水電工程的實際建設標準出發,要做好測量工作,使樁底與頂之間的高度清晰、合理。在進行具體測量時,要適當的借鑒先進的工程經驗,但是也要結合實際條件進行測量方式等的調整,以盡量控制誤差;四是確定樁的垂直高度。對樁身進行施工需要控制樁的垂直度,當其處于合理范圍內時,才能夠保障施工的順利進行,對樁的垂直度進行控制,一般要將誤差控制在小于1.5%的范圍內;五是要嚴格控制和添加外加劑。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進行處理,有時會遇到需要添加外加劑的情況,此時需要加以控制的是外加劑的種類的選擇以及用量的確定,且在應用外加劑時,要將其與水泥相拌合,并確保均勻。
軟土地基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較為常見,工程人員應重視對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能夠改善軟土地基的整體地質環境,進而調節地基基礎水環境,使其盡可能少的出現水土流失等現象。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包括墊層施工、換填法施工等,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預應力管樁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已經相對普遍,這種技術對于提高基礎穩固性作用顯著。在應用預應力管樁技術時,工程人員要做好地基基礎的勘察,對基礎的加固需求進行衡量,并設計預應力管樁技術的施工方案,對預應力管樁的布設間距進行確定。在進行具體的預應力管樁技術施工時,要根據工程實際要求確定使用先張法施工還是后張法施工。若采取先張法施工,則要預先施加應力。若使用后張法,則應力的施加則要參照相關構件的實際強度,一般要大于實際強度的80%才能施加應力。工程人員進行預應力管樁施工,主要應加強沉降處理,處理方法一般為靜壓法與錘擊法兩種。在應用錘擊法施工時,要控制好施工順序和樁體密度,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錘擊力和錘擊間隔。在應用靜壓法施工時,則主要關注的是軟土地基的實際情況,做好地基承載力分析,并做好施工條件優化,可以對路基進行碾壓、鋪設處理等,接著可進行沉樁施工。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與具體施工要緊密圍繞工程質量進行,尤其在對地基基礎進行處理時,更要將提高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在實施地基處理技術時,工程人員要對工程實際情況有所了解,并根據地基基礎的現狀制定地基處理方案,并對相應的處理技術進行組合應用,包括錨固技術、水泥土技術等,確保完工后的地基基礎具有較強的穩固性,為水利水電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