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孟
(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如同海綿一樣,在蓄水方面可以體現出良好的彈性,該理念是在2012 年低碳城市論壇上首次被提出。我國古代的坡搪系統、三角洲的桑基魚搪系統等體現了人類的生存智慧:將水作為財,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澇問題,“海綿”的哲學即是就地調節旱澇。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是解決目前我國城市水環境面臨的“逢雨必澇、雨停即旱”、雨水徑流污染、水資源短缺等問題的有效涂徑。
對海綿城市排水系統進行構建,與許多環節都有著密切的聯系,而這些環節之間都需要整體進行協作。對海綿城市的開發理念進行建設,就需要對低影響的原則進行充分的遵循,在實際的構建過程當中,需要保障不會對原有的設施產生影響,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使得城市環境在得到改善的同時降低對原有基礎設施的影響程度。在建設初期的設計階段當中,則需要對有影響能力的諸多因素進行歸納總結,防止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突發狀況的出現,因此更應該對設計方案的優化工作不斷開展。之所以要構建海綿城市,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優化城市的居住環境,并使得交通換堵塞問題、用水問題等問題得到解決,進而對城市經濟的發展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當中,應對環保性、經濟性原則進行嚴格遵循。應平衡市政道路以及“海綿城市”之間的工作,對公共基礎設施進行盡量的避讓,并分類這些工藝基礎設施。
在對綠化帶進行設計時,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 對雨水收集進行設計:路面材料使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促使雨水能夠滲透到地表層,然后留到預先設計的綠化帶雨水收集口出。因此,綠化帶的高度不宜過高,應設置在路面下方15 到20cm 范圍之內,并且不得低于綠化帶中土壤的高度;(2) 進行滯蓄緩排設計:對綠化帶進行滯蓄緩排設計指的是在對綠化帶整體結構了解清晰之后對導流系統進行更深入的設計工作,促使雨水能夠更好的滲透到地下。主要的設計工作有:在雨水的設計口處設計明溝,明溝的作用是對雨水進行沉淀,對雨水進行天然的過濾;在明溝的兩側進行出水溝渠的設計,出水溝渠的作用是配水;(3) 進行雨水排放設計:雨水排放設計是指對溢流系統進行設計,即將地勢較洼的位置的水進行導流等。
城市道路的建設是海綿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道路主要分為機動車到和人行道,對海綿城市進行道路改造,添加海綿材料,增加城市路面的滲水功能能夠保證給排水設計的實效性。首先是在機動車道路的鋪設過程中要盡量使透水性能良好的瀝青與混凝土材料,但是要強調路基的穩固程度,保證路面在滲透能力增強的同時不會破壞路基,不會影響正常的通行。其次是人行道的設計,由于人行道往往與綠化帶相連,因此,在進行人行道的鋪設時不僅要選用透水性能好的材料進行鋪設,還要注意路面坡度的設計,保證路面滲透的水能夠暢通的進入綠化帶,有效保證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補充。
要想保證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有所提升,一定要在施工開始之前準備充分,在選擇材料的時候不光要控制成本,最關鍵的是要保證優化材料的選擇。在實施給排水工程的時候,如果為了節約成本而降低施工材料的質量,一旦出現問題將會需要更多的資金去挽回損失,這樣一來就會損失更多資金,對于企業而言也是不劃算的,所以為了避免以上問題的出現,就應該在施工之前,足夠重視管材的質量控制,降低后期返工頻率,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是保證建設質量。
在施工開始之前的設計環節中,施工設計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到周全及換位思考,就綜合所設計的來看,對人們的生活是否造成了不必要的影響,保證最終實現的是人性化的設計,這樣既能保證設計的人性化又能保證它的施工質量,給排水系統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施工的相關人員一定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將一切可能突發事件都考慮在內,并且所設計的給排水系統要具有其應對所有突發事件的能力。
海綿城市的建設逐步由概念成為了現實,海綿城市的建設能夠從整體上提升城市的建設水平,并且迎合了當下的生態城市建設理念。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是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環節,不僅很好地體現了海綿城市的特點,而且對改善城市的水資源緊缺狀況,穩定城市水文生態系統,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