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雷
(松原市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吉林 松原 131100)
建筑結構是指在建設過程中由多種組件所組成的可以承受力學負荷的建筑系統。其中,力學負荷在這里特指會導致房屋發生力學形變的多種影響因素。建筑結構在不同的具體建設項目中具有不同的組成,但其基本組成大多一致,各基本組成及發揮的功能、特點。
①特點。擁有較大平面尺寸,但厚度卻相對較小。屬于受彎構件;②功能。通過板將負荷傳輸到梁或墻處。
特點是板與柱之間的支撐構件,屬于受彎構件。功能是承受來自板的負荷,并傳輸到柱上。
特點是截面尺寸小于高度,受壓構件。功能是承受與其縱軸方向相同的負荷,并將負荷傳輸至基礎上。
特點是豎向構件。功能是承受與墻體方向相同的負荷,并將負荷傳輸至基礎上。
特點是地面以下部分的結構構件。功能是將柱、墻等傳來的上部結構負荷傳輸至地基。
根據標準的不同,建筑結構也具有不同的分類,常見的分類模式見如下:1) 根據材料劃分。①混凝土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②砌體結構:由塊體(如磚、石和混凝土砌塊) 及砂漿經堆砌制成的結構。具有可以在建設地點取材以及成本低較等優點。其穩定性、持久性也較好。缺點是其強度不高、自身的重量大、建筑過程中堆砌較慢、工程量大等。而且磚塊制備要占據一定量的土地。③鋼結構:以鋼為主要材料制成的結構。多應用于跨度較廣的屋頂建設,例如體育廠、戲劇院等。缺點是鋼材易受到腐蝕,沒有較好的抗火性,成本較高。④木結構:我國木材資源相對較為缺乏,因此僅在部分山、林區以及農村有一定的使用,具體多用于單層結構。2) 根據承重體系劃分。①墻承重結構:通過墻體來承接由屋頂、樓板傳來的負荷,適用于多層房屋。②排架結構:使用柱和屋架組成的排架作為其承重結構,其中,外圍起保護作用,多用于單層廠房。③框架結構:由柱、梁、板組成的空間結構系統作為支撐骨架,多用于小于10 層的房屋。④剪力墻結構:該結構的樓板與墻體都為現場澆制或者預先準備的鋼筋混凝土,其多被用于高層住宅樓和公寓建筑。⑤框架—剪力墻結構:在支撐結構中部分設置為剪力墻,以此來使框架、剪力墻兩者結合起來。這樣可以使二者共同承受水平負荷,相比框架結構,在高層建筑中使用該結構成本更低。⑥筒體結構:使用鋼筋混凝土墻圍成側向剛度很大的筒體,該結構的受力特點類似于固定在基礎上的筒形懸臂構件。
我們在對建筑結構設計時對安全性的考慮中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質量。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對建筑的整體構造要秉持著先進性、功能性、藝術性、穩定性、安全性等幾個要點進行設計。建筑結構設計的質量和其中的不足則需要專業的施工人員在技術上進行彌補。
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性還有一部分取決于建筑結構材料的應用。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師要充分的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以及適用性。因為材料的質量不過關而導致建筑結構不合理的建筑安全性較差情況也很常見。其主要是由于材料的質量不符合建筑工程結構的設計要求和建筑結構設計的不協調所導致的材料強度不夠、承重失衡或者重心偏移等問題出現的結構穩定性不強而出現安全問題。
建筑工程的地基結構會影響建筑工程的穩定,會對建筑物造成巨大的影響,在開展建筑結構設計之前,首先要對地質進行勘察,分析影響建筑結構的因素,篩選有利的因素進行合理利用,針對不利的因素制訂相應的解決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負面影響,保證建筑結構設計的質量,為建筑物之后的施工奠定基礎。
提高人員的技術水平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中,必須要重視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將機械設備和施工技術規劃到設計范圍內,而且要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不斷優化相關的設備信息,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的順利展開,保證施工的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建筑物的要求不斷提升,建筑結構設計不僅會影響到建筑工程的質量,還會影響建筑的安全性,在進行結構設計時,還需要考慮自然災害等外在因素。而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人們對于建筑物安全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如何優化建筑結構設計,保障建筑物安全,已成為設計人員考慮的首要問題,對于建筑企業來說,應重視建筑結構設計工作,提高技術水平和引進先進技術,不斷改良設備,從而促進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