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英
山東省壽光市臺頭鎮財政經管站 山東壽光 262735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為打造新農村的建設,因此對于農民實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包括生活補貼,養老金,和免稅政策。在得到國家的全力建設下的新農村,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起來,可同時也給鄉鎮政府的稅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目前,以我國鄉鎮的財政稅收來看,其形式十分嚴峻,包含了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鄉鎮負債很大,財政的收支矛盾和管理問題也十分頭痛。因此,改進財政稅收的模式,使其強化收入力度,是目前鄉鎮政府的重要目標。
鄉鎮政府為了完成各項政治經濟任務,如支援農村的整體經濟、水利事業,科學發展事業、行政管理一系列的重要任務,每年鄉鎮政府都要支出大量的資金。而面對新農村的建設國家更是全面的發展,對于農村的各項福利,如城鎮青年就業,文教,各種撫恤金以及救濟福利等也是不小的支出。總而言之鄉鎮政府為了發展生產建設,行政事業發展,還有農民福利每年要有大量的預算支出。
近些年來,以往的鄉鎮財政收入穩定收入項目和占比較大的收入在不斷地減少,例如工業以及企業的稅收、計生撫養費等[1]。尤其是取消農業稅后,鄉鎮政府失去了主要稅收來源,只能依靠各種小稅來維持政府稅收,在支出量沒有降低的同時,并且成本在不斷提高的前提下,稅收來源驟降,給鄉鎮財力帶來了嚴重打擊,在新農村改革后又增加不少的剛性支出政策,導致鄉鎮財力處嚴重不足。這樣的狀況使得鄉鎮政府收支量的矛盾性越發突出,各機構的運轉也變得愈發艱難。
近年來,鄉鎮政府收支矛盾,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鄉鎮財政稅收機構的不完善,才使得收入和支出極其不平衡。因為農村的經濟比較單一又缺乏堅實有力的經濟基礎。另外農村沒有豐富的商業價值,無法形成商業鏈,所以無法給農村帶來大量的經濟收入[2]。在支出不斷提升的環境下,鄉鎮財政機構的壓力也不斷增大。現在又實行了分稅制財政管理體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弱了稅收渠道,所以稅收無法滿足鄉鎮財政機構,因此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完善稅收機構的運行,才能使得其他建設以及事業得到穩定發展,更好的建設新農村。
雖然說鄉鎮財政的支出過高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但在管理上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使得有些資金會流失。并且在分稅制實施以后,要求整齊劃一,這種新的理念,并沒有全部貫徹。依舊采用老的方式,才使管理的效率提升不起來。一方面,在職的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在辦公中很多資金用在沒用的地方,鋪張浪費。使得在管理方面的費用也在不斷的提高,還有一方面就是,盡管現在已經開始實行新的政策一段時間了,但是很多的基礎配套設施并不到位。醫療的資金,環境所需要的費用,及很多的方面。這種問題狀況,管理部門沒有一個良好的發揮作用,也便影響了鄉鎮財政部門的自身發展。
改進鄉鎮財政稅收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而是一個長期實踐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模式。我們首先是防止稅收方面發生問題的前提下,增加資金收支的監督力度。在資金收支方面建立一個監督的機制,并且大力的實施。開展解決收支不平的科學研討會,使得管理工作科學的發展。加強部門的責任意識,不讓資金無意義的流失。從而讓收支方面的監督管理做到落實到位,為以后鄉鎮財政稅收最好第一道的防護措施。
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肯定不同,所以稅收水平也一定不同,所以,使用一刀切的方式一定是不對的。要根據各政府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當地的政策來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深度剖析,這樣才能穩定協調的發展。另外要抓好每一個細節問題,以及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3]。讓每個人員都深層次的了解,差異分層管理,并且實施落實到每一位崗位人員,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管理效率。
作為鄉鎮政府要積極配合好中央的政策,做好籌劃工作,對于機構中不必要的部門以及可以合并的部門還有過剩的人員做出規劃。使得機構內的結構精簡化,增加優化機構內部的配置機構。這樣一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使得工作簡單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財政的支出。在優化機構的同時,社會上的負擔也可以隨之減小,可以使更多的資金用在鄉鎮的各項事業的發展和生產當中。但也要主義,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深思和判斷,不能一味的刪減人員,使得開展工作人手不夠,以保證后續工作,并把政策持續下。通過這樣的優化工作,可以更好的執行工作的任務,各執其能。并且鼓勵在鄉鎮企業的發展,可以給予一定的政策來扶持,以用科學的方法來推進農村的發展,使得農村變成真正的新農村。搞好鄉鎮建設,普及科學,醫療。科學的規劃財政的用途,實現鄉鎮建設,事業,與財政稅收的相輔相成的作用。
在以上文章中,主要列出鄉鎮財政收入的一些棘手問題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和方法,也借此提出了鄉鎮政府提高收入和減少支出的建議。雖然我們的鄉鎮財政稅收出現了不少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科學的管理并且落實好監督工作,也可以使政府財政得到不少的緩解。不難發現,想要徹底加大稅收力度,和改進稅收能力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為鄉鎮財政所的一名工作者,日后也會面臨更加困難的問題,只有鄉鎮的領導,以及管理人員還有財政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付出努力和積極的配合,才能夠實現鄉鎮各方面的發展和鄉鎮財政稅收一同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