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德
北京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1
①企業黨建是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動力。企業黨的建設是企業在改革發展建設中的創效之源、創新之力和成功之寶。黨建工作不僅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強大思想武器,也是推進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動力。特別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歷史階段,企業黨建將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②企業黨建是經濟工作的重要助推劑。在新時期,群眾工作是企業黨建的重要方面,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展經濟,越要重視黨的建設和黨的群眾工作。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提出新的需求,新情況、新挑戰、新問題和新矛盾不斷涌現,矛盾的相互交織,利益的相互調整,使職工的思想觀念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轉變,這些都要求企業黨建工作的加強。③企業黨建是促進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保證。企業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松黨的政治建設[1]。國有企業也正是由于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經濟建設各項工作的引領,才使企業始終保持安定團結的穩定局面。企業生產經營緊緊依靠黨組織,著力強化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才能在重大變革中使一系列矛盾逐步化解,保持較為平穩的過渡。
一直以來,國企黨建工作人員對政工工作的理解都不夠透徹,這和我國經濟轉型以及現代商業模式化的轉變有著較大的關系。雖然國企的性質和社會企業有著諸多不同,但是我國國企依舊是存在于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中的企業,需要通過自身的業務活動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國企的運營、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以及支持。在新常態環境下,國企企業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運作模式,以此提升自身在新常態下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黨的各項指導政策逐漸出臺,國企基層黨建政工工作變得越發重要,且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企業基層工作人員的思維模式也越來越復雜。只有定期組織政工工作人員培訓以及學習,才能讓政工工作人員形成和當前社會背景相符的政治格局、工作思路、工作能力,以此來確保政工工作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幫助企業在新常態經濟背景下穩定發展。我國國企大多數針對政工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沒有落到實處,培訓、學習“形式化”較為嚴重,這不僅會導致政工工作人員無法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還會導致政工工作人員忽視黨建工作的重要性,進而致使其在工作中出現紕漏。
通過對黨員的教育來增強黨員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鼓勵黨員在具體工作中能夠找準自己的發展優勢和地位,并將黨建責任制考核作為衡量黨員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一環。第二,提升黨員領導班子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管理素質[2]。督促、引導黨員干部隊伍學習應用最新技術手段來開展黨員領導班子隊伍建設,更好地發揮出黨員在企業改革發展中的作用。
企業新時代黨建首先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強化“核心意識”,確保企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開展基層黨組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經驗交流。深入開展尊崇、學習和維護憲法的宣傳教育活動,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強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建設,針對面臨的問題制定具體措施,對企業黨的政治建設、政治紀律情況進行重點督查。要求黨員干部必須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強化對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的監督檢查。
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基層黨建政工工作隊伍是國企落實“人才強企”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國企政工工作崗位職能發揮的重點。當前基層企業黨建工作人員對工作的內涵、發展要求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其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采用的工作方法出現了偏差,工作成效受到了影響。對此,企業要開展“以人為本”的政工工作培訓,從企業政工工作人員的素質以及能力發展入手,定期開展有關政工工作以及有關黨中央指導內容的培訓以及講座,促使政工工作人員在培訓中深刻理解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內涵[3]。
基層員工的思想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黨建工作作為一項有組織、有計劃的思想教育活動,為提升國有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效率以及實效性,需要充分發揮創新精神,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情況之下,找到企業基層員工思想和基層黨建工作的契合點,進而提升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靈活性以及實效性。國有企業在基層黨建政工工作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披荊斬棘,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而達到提升國有企業市場競爭力的目的。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和企業領導,要著眼于基層員工的利益,結合當前市場環境的發展形式,積極拓展工作思路,在保障企業正常發展的同時,實現黨中央的各項指導目標。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的基層黨組織,要結合企業發展現狀和經濟目標,進一步完善基層黨建工作體系,優化企業基層黨建工作方式,以強化責任落實為關鍵,完善和落實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責任制,以科學的考評機制為保證,加大對企業基層黨組織評價考核的力度,塑造適合自己的黨建工作機制,有效地發揮黨建工作在企業管理發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