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利
廣西建工集團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南寧 530000
為了保證高質量的開采工程,行業內的相關工作者不斷優化現有的施工技術,目前整個采礦領域已經向著更加高效的方式發展,這樣才能夠促進社會的穩定進步,提高公司經濟水平的發展。在應用技術期間,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進行詳細分析,選取適當的技術提高綠色開采工作力度,這樣才能夠促進行業的穩定進步。
綠色礦山指的是對礦產資源進行開發的整個過程,不僅要保證開采的有序性與科學性,而且還要將對環境造成的擾動及破壞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對于礦產資源開發中無法避免的破壞與擾動,需要在科學設計基礎上,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使礦山從開始、發展直到終結,均與周邊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同時融入到當前的可持續發展當中,形成全新礦業企業形象。綠色礦山項目的實施具有很高的復雜性,它能代表一個地區在礦業開發方面的總體水平,是對可持續發展具備的潛力進行衡量的重要指標。它強調在礦產資源開發使用中,必須做到科學合理與有序環保,對這一過程可能造成的污染、災害等,進行最大程度的修復或創新[1]。
構建綠色礦山,必須徹底轉變以往礦山開采的傳統觀念和做法,就必須落實清潔生產,科學調整原料比例和生產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控:首先,原料把控,在原料的采買與挑選過程中,重視對無污染原料的采集,提高燃料和資源的利用率;其次,流程控制,使用科學的技藝和現今的儀器對原材料進行深度加工,保證生產過程的有序化、清潔化;再次,終端控制,采取先進的儀器設備,根據國家對綠色礦山有關污染物排放的具體標準要求和尾礦的綜合利用要求,對生產環節中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進行有效處理,循環應用,將以往礦業開采中側重于污染物的終端處理轉化為生產過程的清潔處理。構建綠色礦山至關重要的流程就是生產過程的全面清潔化,從而形成“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產業鏈,實現礦產資源的清潔生產,不僅有能夠有效提高礦產企業的生產率,也使礦產資源獲得了有效利用,進一步緩解了人口、資源、可持續發展之間的沖突,而這也是發展綠色經濟,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點發展方向[2]。
在綠色礦山建設過程中,水循環利用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具體的礦山開采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定的井下涌水和礦坑水的現象,在傳統的礦山的建設過程中,因為井下涌水,對于采礦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會將用水排出地表,但是這種隨意排放廢水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事實上在礦山的開采過程中以及選礦的過程中,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生產用水,因此合理的利用井下的涌水,實現了自給自足,在很大程度上對于環境保護有著積極的作用。
針對采空區問題的綠色開采技術,主要通過充填技術解決采空區。傳統充填技術主要采用粉煤灰、水等作為充填料,其成本過程,還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因此不利于普遍應用。隨著綠色理念的應用,改進后的綠色充填技術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①采空區冒落矸石空隙注漿膠結充填法。這種充填方法的特點就是利用頂板冒落形成的矸石,作為充填過程中的支撐主體,在矸石的空隙中充填特殊材料,使其固結成為一個整體,提高力學強度,從而對上部巖層起到有效的支撐作用,有效解決地面塌陷、沉降等問題。②交替膠結充填法。這種方法使用矸石河沙的混合物作為填充料,矸石與河沙混合后,形成牙膏狀的半流體,能夠密實的充填到采空區中,從而形成穩定的力學支撐體,對上部巖層進行有效支撐。
礦井中存在著很多易燃易爆氣體,所以礦井安全隱患是很嚴重的,像煤礦開采中只會對礦井進行簡單的抽放,然而瓦斯氣體對于環境來說危害性是比較小的,且具有環保性質的能源。將煤與瓦斯共同開采會很大程度的提高利用效率,瓦斯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并且大大的降低了安全隱患。煤與瓦斯共同開采的技術原理就是利用采煤過程中對煤礦區域結構的變化,提高煤層的滲透率,然后對瓦斯進行降壓,讓瓦斯的抽采變得更加容易,同時進行煤炭資源的開采和瓦斯的抽采,讓采煤效率更高,并且在經濟效益上得到很大提升[3]。
綜上所述,采礦工程中的綠色開采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對于社會發展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在原有的開采基礎上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為社會回歸自然和自然統一和諧創造了條件。通過綠色開采技術手段優化開采方法也會使我國的采礦技術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借助綠色開采技術也會讓我國采礦行業的發展得到突破,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