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進 劉冰
中核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 1 0 0 0 7 1
核電作為新能源的一種,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制造質量好壞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命與安全。而且核電能源在我國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核電設備的質量關系到核電生產的安全,因此必須嚴格監控核電設備的制造質量,以確保核電廠的安全生產。然而,當前我國已對核電項目建設提出了設備自主化、產業化的要求,但大部分核電設備制造業還需進一步提高相應的技術、管理水平,同時還需制定科學合理的制造工藝及質量管理體系,加強過程監控工作,以此來滿足工程質量要求。
依據質量保證大綱要求,主要、關鍵設備的供應商應首先取得資質許可證。由核電廠質量部負責采購,在技術部配合下對供貨商的資質進行審查,重點審查質量保證能力、硬件能力、技術能力、人員資質和質量保證大綱的有效性等。業主質量部對合同、采購訂單等采購文件進行質保審查,主要審查質量級別是否正確,相關技術或質量要求及適用標準是否描述清楚。定期對供貨商進行監督與監查;由監造人員依據質量計劃對設備制造過程的質量進行跟蹤;加強現場物項到貨的驗收檢查及監督,嚴格檢查質量文件的完整性[1]。
供貨商應充分發揮外部質量監督的作用,通過外部監督和企業自身的質量監督考核,確保核電設備質量,推動核電管理、技術、硬件不斷升級,以滿足核電發展的要求。供貨商應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逐步向規范化管理過渡,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及質量保證的組織機構;質量管理、技術管理體系;專職管理人員與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資格證或上崗證;關鍵制造過程的質量控制。供貨商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應按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相結合的方式依次進行。事前嚴格控制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五大因素;事中的監督、檢查是保證;事后總結、反饋與提升管理與技術經驗。不合格項的管理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質量管理程序的規定。
設計質量與制造質量相輔相成。加強供貨商與設計方的溝通,以及制造方對設計文件的理解和消化,是連接設計與制造的關鍵步驟及環節。制造前,制造廠應對圖紙與文件進行詳細審查,掌握設計要求,盡早發現圖紙和文件中存在的問題,匯總后寫成書面材料,與設計單位溝通解決;設計單位有義務進行技術交底,協助制造單位理解和消化設計文件。制造過程中,制造廠應與設計單位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聯系;設計單位需派技術專家駐廠,參與設計文件的解釋和技術協調,配合業主及時解決制造過程中的專項工藝制定、不合格項處理、設備驗收等問題[2]。
核電設備材料的質量不容忽視。我國核電發展起步較晚,自主化設計與建造的設備并不多,原因之一是核電設備的材料問題。因核電站的特殊性,核電設備所用材料在成分、機械性能、高溫性能、焊接性能及尺寸規格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目前,我國還沒有標準化的核設備材料系列,給設計選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從而影響了核電設備國產化進程。
(1)制造過程的質量控制。①制造廠應制定制造質量計劃,由設計單位與業主審查。質量計劃應確定關鍵質量控制點。②監控整個制造過程。制造商、設計方及業主根據質量計劃設置的質量控制點共同見證,審查制造廠對各工序的制造質量是否把控好,督促制造廠盡早發現和處理制造過程中的質量問題,盡可能將制造質量問題解決在制造廠內。③過程控制采用許多長期實踐形成的有效控制方法與手段。制造質量檢查方法包括日常檢查、跟蹤檢查、專項檢查、綜合檢查、監督檢查等;檢驗方式包括自檢、互檢、專業檢驗及交接驗收;檢查內容包括制造依據、制造結果、整改實施等[3]。④對設備制造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項,應嚴格按質量管理程序的要求進行處理與管理。
(2)成品質量控制。業主和設計單位的質量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共同組成驗收小組,對制造廠提供的竣工文件包進行審查;對不合格項的處理與管理進行重點審查;對產品關鍵尺寸進行抽檢,對產品出廠前的功能性關鍵試驗進行見證及驗收。
記錄是設備采購及監造過程中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是質保監及審查的依據,也是質量追溯與反饋的途徑。設備設計階段、制造階段和質量相關活動記錄是形成竣工文件的依據。包括:設計資料傳遞單、變更通知單、不符合項處理報告、質量計劃、檢驗報告、會議紀要、備忘錄等。其中,設計變更與設計不符合項的處理記錄尤為重要。竣工文件是根據記錄形成的最終設計文件,是核電站運行、維修、設備歷史記錄的基本文件,也是編制設備維護規程的依據。同時,將為核電設備設計升級提供準確的原始數據。
(1)制造商和設計單位應改變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行政干預管理模式,借鑒國外以程序化管理為特征的先進管理經驗,建立程序化、信息化的運作體系。管理過程中的每一項活動與環節都要在相關程序的規范及約束下,從根本上克服“靈活有余、規范不足”的現象。
(2)為了使流程管理更加科學化,制造企業和設計院應采用更先進的科學管理工具與軟件,將計算機系統用于輔助管理圖紙和技術文件、材料、資料、問題處理結果的反饋等,在高起點搭建計算機信息網絡平臺,提高其控制效率,從而使過程控制更加簡便及常態化。
(3)核電設備國產化“質量第一”的企業精神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積極引導企業每一位員工都有質量憂患意識,使其根植于每一位員工的思想及行動中。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重點發展的能源之一,核電能源在未來有著重要的應用和發展。此外,隨著我國核電事業的快速發展,國家核電發展迫切需要核電設備國產化的產業路線,以及設備自主化設計與建造,這就需建立相應的質量保證機制。而質量監控的目的是確保滿足合同、規范、圖紙及技術條件中規定的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