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效
(山西省輕工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隨著當前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經濟較發達的城市人口大量流入,而人口流入的載體——住宅的建設量也不斷增加,為了更好促使城市住宅符合人們的居住需求,必然需要確保城市住宅的戶型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生活進化方向以及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同時,由于城市經濟發展水準不同,各城市房價差異較大,也變相導致了完全不同的戶型設計。在房價較高的一線城市,由于購買力的限制,住宅單價較高,人們在追求功能齊全的三居室同時,必然會選擇總價較低的小面積三居(90-110 平米);而在一些房價相對較低的省會城市、地級市,由于住宅單價不高,人們在追求功能齊全的同時兼顧舒適性,傾向于選擇舒適三居。
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結構、氣候條件、當地的生活
習慣等各類因素導致了各城市住宅戶型的多樣化。
在建筑行業中,規范標準是工程質量的保障,只有根據相應的規范標準進行施工建設,才能建設出高質量的工程。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城市住宅戶型設計卻缺少設計規范標準。
隨著互聯網進一步融入大眾生活,人們的生活水平、科技需求、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原有的設計規范、標準沒有及時對這些新的需求做出規定和規范,開始落后于時代。
同時,現有的設計規范標準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沒有考慮到不同地區城市住宅戶型的差異性,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城市住宅戶型設計質量。由于城市住宅戶型設計規范標準缺失,使得城市住宅戶型設計比較隨意、盲從,設計出來的住宅建筑無法讓居住者滿意。
由于城市中用于興建住宅的面積有限,并且隨著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造成住房的剛性需求獲得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住房價格的上浮。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開發商為了盡快兌現,直接選用市場上銷量好的戶型,并未根據自己項目所在位置、地形及未來景觀設計,進行戶型比例研究和戶型設計。因此除了在面積與居住位置略有差異外,
合理的景觀配置與合理的戶型布局統籌一直是購房者夢寐以求的居住向往。但現實卻讓人大跌眼鏡,不少設計者對兩者有著片面的追求,沒有使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住宅戶型是住宅戶型,景觀是景觀,兩者沒有太大聯系。
設計規范標準是城市住宅設計的行為準則和依據,設計規范標準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到了城市住宅戶型設計效率。對此,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城市住宅戶型設計做出明確規定,制定城市住宅戶型設計規范標準,嚴格按照城市住宅戶型設計規范標準來進行,對沒有達標的設計,要追求相應的責任,從而更好地規范設計行為。
因為目前城市住宅戶型以小戶型設計為主,這也是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無論是二居室還是三居室,都需要盡量縮小住宅面積,盡量確保城市住宅戶型更為適合于住戶需求。基于此,在城市住宅戶型設計中重點關注空間利用率,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盡量實現城市住宅套內面積的增加,減少公攤,這也是當前各個購買者比較關心的一點。這種空間利用率的提升同樣也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進行設計,當然,為了更好提升建筑室內空間利用率,還需要重點從室內空間入手進行合理設計,可以根據城市住宅用戶的具體要求進行室內空間的劃分,促使其各個空間面積都能夠表現出較強的功能價值。
環境的協調性是就主體的大環境上來講的。這就要求設計者在進行城市戶型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周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進行仔細的考察,并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對其精心設計。一般來說,住宅戶型周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協調發展的,這樣才能確保城市住宅實現良好的通風條件和采光條件,使其為購房者營造一個舒適的住宅環境。
在大眾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宏觀背景下,大眾對于居住空間的追求開始呈現出健康綠色的特點。因此,在城市住宅戶型設計中,設計人員應積極探索融入健康綠色因素的方法,關注對住宅建筑周邊環境中健康綠色因素的合理應用,并探索將健康綠色因素與住宅戶型設計相結合的方法,使新時期的住宅戶型在結構形式上呈現出健康綠色的特點。
城市住宅是居住場所,住宅戶型設計的目的就是為居住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往,在城市住宅戶型設計中,功能性與舒適性往往被割裂開來,城市住宅戶型的設計多偏向于功能性上,沒有與舒適性結合起來。對此,在城市住宅戶型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住宅戶型的功能性與舒適性,加強動與靜、主與從等方面的協調,合理對住宅面積進行規劃,確保住宅功能性、舒適性、美觀性的統一。
戶型設計的最新模式是“兩次設計”,即第一次由建筑師設計帶外墻、分戶墻、固定廚房、衛生間和陽臺的框架住宅;第二次由住戶根據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各時期不同的生活需要參與設計,主要內容為室內裝修與選用不同類型尺寸的定型產品,如輕質隔墻、推拉門、窗、組合家具及折疊門等進行靈活空間分隔。
以我國城市住宅戶型設計的現狀來講,其中存在的問題還非常突出,包括戶型結構、戶型設計等,對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必須重視住宅戶型設計問題,并逐步改善設計的方式,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對住宅建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