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洋 本報記者 倪浩 ●辛斌
每年感恩節后的第一個星期五被稱為“黑色星期五”,標志著美國年底購物季拉開帷幕。“黑色星期五”以及隨后的“網絡星期一”,銷售業績好壞會對整個購物季起到指標性作用,也成為經濟學家和行業分析師判斷美國經濟走勢的重要依據。由于中美貿易戰以及對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和其他全球憂慮的擔憂在加大,有分析稱,“空前的不確定性”是對美國今年年底購物季的最恰當描述。
消費者信心轉差
生活在美國洛杉磯的上班族Sara2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地一些商場已經為圣誕購物季裝扮起來,大街上都是濃濃的過節氣氛。但是Sara表示,自己今年不會集中在“黑色星期五”當天購物了,“商場的折扣看起來也不大,之前該買的東西已經在網上買了”。Sara告訴記者,由于貿易戰影響,一些電子產品可能會在年后漲價,自己打算這幾天下班后看看手機。
法新社27日稱,最新調查顯示,盡管包含了關鍵的購物假期,美國消費者信心仍然在11月份轉差,當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125.5,這是該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美國傳統購物日“黑色星期五”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狂熱。美國CNBC網站26日稱,幾周來,零售商們一直在兜售特價商品。隨著越來越多的購物活動轉移到網上,比較價格變得越來越容易,人們對于在“黑色星期五”購物日獲取優惠券或買一送一活動的欲望已減弱。這對美國百貨公司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因為它們長期依賴購物節來“扭虧為盈”或實現盈利。分析情報公司1010data的數據顯示,2018年“黑色星期五”為商場零售商和百思買等大賣場商家帶來了6%至7%的季度總銷售額,而普通購物日的銷量僅為其中的1%。
“黑五”不再是過去的樣子
為什么“黑五”不再是過去的樣子?CNBC稱,亞馬遜上周五就開始了“黑色星期五”的促銷活動,而其他促銷活動甚至在秋季就開始了。今年10月,沃爾瑪也開啟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早”的線上假日促銷活動。不僅在國內,亞馬遜25日表示,將在中國電商交易平臺拼多多上開設一家“快閃”店,該商店將在12月底前運營,提供來自海外的約1000種商品。
全球營銷研究公司CoresightRe?search首席執行官溫斯維格表示,“黑色星期五”不再是一個狹窄的機會窗口,假日購物越來越成為一項全年都在進行的活動。
中美貿易戰也是影響因素之一。為了不影響美國消費者圣誕節購物,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8月把對包括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在內的部分中國產品加征10%關稅的時間,推遲至12月15日。但特朗普的“圣誕禮物”并沒有讓消費者真正受益。一直跟蹤中美貿易戰影響的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表示,從今年9月1日起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的關稅涵蓋總值520億美元的消費電子產品,包括智能音箱、無線耳機以及電視機等,目前已經給美國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成本。路透社稱,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的數據顯示,9月1日加征的關稅將影響到價值390億美元的鞋類和服裝,更直接沖擊消費者。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張周平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即將到來的“黑色星期五”,美國老百姓將受到兩個方面的主要影響:一是購物成本將上升。貿易戰使得商家稅費成本提高,促使商家提高商品售價,稅費成本被分攤到美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成本中,“黑五”的促銷力度也會受影響;二是購物品類將受影響。受貿易戰帶來的成本壓力,中國商家在對美貿易中將選擇利潤空間大或受貿易戰影響較小的產品發力,這就使得美國老百姓購買到的商品品類受影響。
2020年購物季影響更大
美國CNET網站26日稱,即使12月15日的關稅如期加征,消費者也不太可能在圣誕節前看到價格上漲,因為庫存早已就位。但也不能排除零售商借機提價。消費者將在假期購物季結束后看到這輪關稅的影響。一旦零售商的假期庫存耗盡,2020年在囤貨的時候,將很難承受成本上漲,比如一臺iPhone手機將漲價25%。
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美貿易戰會提高美國企業生產資料的生產價格,最終傳導到消費端,讓美國老百姓承擔更高的價格。“目前估算的數據已經顯示,因為貿易戰,一個美國家庭一年要增加的支出達到了800美元,這勢必對一些中低收入家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環球時報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