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重視我國人民的家庭建設事業,提出了許多寶貴思想。理解習近平家庭建設思想要把握三個維度:扎根于中華五千年文化傳統,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關鍵詞:家庭;建設;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重視我國人民的家庭建設事業,提出了許多寶貴思想。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家庭建設的思想要注意把握好三個維度:扎根于中華五千年文化傳統,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以下嘗試作簡要分析。
一、扎根于中華五千年文化傳統
家庭是最重要的社會細胞,家庭建設的狀況直接決定著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習近平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全國四億多家庭都應重視家庭建設,以興家立業作為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社會建設就極為重視民生建設,其中就業、學習、養老、撫幼、醫療、低保等,都是以家庭為指向的。社會事業的各個方面最終都要落腳到家庭,社會建設就是家庭建設。我國要在 2020 年徹底消滅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樣是以家庭為基點的。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歷來重視家庭美德的積累和推廣。《易經》就強調:“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边@句話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幾千年來影響了不少中國家庭。中國儒家主導形成的禮義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忠孝仁愛、勤儉持家、尊親敬長的家風,造就了中華民族溫良謙讓、淳厚樸實、勤勞善良的民族性格。孟子認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并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作為強調家庭和社會建設的標準。南北朝著名學者顏之推創作的《顏氏家訓》認為家庭中“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說明家庭成員之間容易上行下效,因此長輩要做好表率,同時家庭生活方式上要以勤、儉、恭、恕四德治家;對待友鄰以和為貴,相親相愛;教育子輩,德智并進,修養品行等等,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朱子家訓》倡導家庭親近和睦、人際關系和諧、做人重德修身。明末清初朱柏廬的《治家格言》從治理家庭的角度論述了讀書、教育、勤儉、衛生、交友、積德等多方面的問題,三百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頌。晚清名臣曾國藩認為“家中要得興旺,全靠出賢子弟。若子弟不賢不才,雖多積銀積錢積產積衣積書,總是枉然。子弟之賢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他還強調家人從讀書、種蔬、養魚、喂豬、孝順父母、早期、打掃、睦鄰八個方面搞好家庭建設。同為晚清名臣的左宗棠則常年教育家人勤儉持家,左宗棠這種身體力行、倡導艱苦樸素家風的思想在今天看來也十分難能可貴。因此,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善于繼承這些傳統文化中家庭建設的思想精髓。正如習近平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所強調:“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勤勞致富,勤儉持家。要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強化家庭成員贍養老人、孝順老年人的責任意識,促進家庭老少和順。一個健康向上的民族,就應該鼓勵勞動,鼓勵就業,鼓勵靠自己的努力養活家庭,服務社會,貢獻國家?!?/p>
二、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
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查處了一批腐敗分子,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等一批位高權重的“大老虎”落馬,廣大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人們也很快發現這些腐敗現象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包括這些“大老虎“在內的很多腐敗官員,不少是“家庭式”甚至是“家族式”腐敗,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反思,因此關于家庭建設、家風建設的話題逐漸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經常提及的問題。在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的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绷暯娇倳浰岢龅娜齻€“注重”指明了家庭建設的路徑。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又特別強調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我國社會道德建設的現狀還不足以支撐強國建設的目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還任重而道遠。因此,從家庭建設角度來促進全社會道德水準的提升是一條是事半功倍的好途徑,有了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就能夠托起全社會的良好風尚。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边@一論述深刻闡明了家庭的責任和“立德”對人生的決定作用。我國有著豐厚的家庭美德資源,尊老愛幼、母慈子孝、耕讀傳家、善良勤儉等,都是優秀的德育傳統,家庭教育就要以此為準則,培養人們的家國情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p>
習近平總書記還十分重視領導干部的家庭建設和家風建設問題,他認為領導干部的家庭文明建設具有引導和示范作用,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的家風影響大、反映廣,有時甚至會影響著整個社會文明。他多次告誡黨員干部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領導干部的家風,從來不只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在廣大百姓和人民群眾眼中,領導干部的家庭與干部個人是作為一個整體的,所以領導干部家風好壞、其配偶子女在社會上的言行舉止等,直接決定著干部和干部隊伍在群眾心中的形象。習近平在領導干部會上:強調“要教育家屬、子女不搞特殊化,不打著我們的旗號收受好處,亂說話,亂辦事?!蓖瑫r,又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進一步強調:“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秉h中央要求黨員干部帶頭抓好家庭建設和家風建設,做到家風正派、作風純潔、廉潔奉公,做良好家風的倡導者、建立者,以優良家風促進黨風政風民風的持續好轉。
三、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書記出的同志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宣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此后他又在很多重要場合,對中國夢進行了深刻闡述。習近平指出:“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彼嬖V我們,中國夢是國家情懷、民族情懷和人民情懷相統一的夢。“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泰民安、國強民富是一個有機統一體,每一個家庭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
習近平強調家庭建設的最終目標是“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這說明了家庭與國家互為目的的關系,說明了“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絕對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是要立足于千萬個富有文明、和諧幸福的家庭身上。家庭好不好,是衡量一個國家好不好的重要標志,說明了家庭好與國家好的辯證關系。黨的富民政策和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說到底就是要讓每一個家庭都成為富裕家庭或小康之家。習近平特別強調,要讓老百姓共享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就是要把國家發展的成果落實到千千萬萬個家庭身上,體現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斷加大脫貧致富力度,形成了“精準扶貧”的正確思想,吹響了扶貧攻堅的號角,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因此,重視家庭建設,強調樹立良好家風,建設家風正、子孫賢、守法紀的家庭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庭建設思想扎根于中華五千年文化傳統,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對于動員全國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乘風破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極其深遠的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5.
[2] 習近平.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話[N].人民日報,2017-09-01.
作者簡介:蔡建滿,男,湖南岳陽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學院思政課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