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醫院校網絡陣地是傳播先進文化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為中醫院校師生開展信息交流共享提供了保障。加強中醫院校網絡文化建設,探索網絡新媒體育人方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與平臺,構建網絡新媒體育人體系,對培養高素質中醫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醫院校;新媒體育人體系;網絡文化建設
隨著計算機、手機、互聯網的普及和快速發展,網絡文化對于全社會來說已并不陌生,青年學生作為上網的主流群體,網絡已成為大學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主動占領網絡文化新陣地,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利用校園網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不斷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同時,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陣地,積極傳播先進文化,這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更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醫學生網絡行為特點與中醫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醫學生的網絡行為特點
當代大學生對網絡技術的掌握越來越熟練,正在逐步削弱傳統教育主體既有的權威地位,學生主體意識進一步加強,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傳統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主客體關系日漸復雜和逆轉,中醫院校的醫學生也不例外,尤其是醫學生的網絡行為更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1)當代中醫院校醫學生是崇尚科學、善于思考、知識儲備較高的青年群體。一方面,當代醫學生主流思想積極向上,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操守意識,相對于其他學科大學生來說傳統觀念較強,網絡行為較為單純樸素,關注領域較為傳統,主要體現在傳統醫學、經濟、時事、娛樂等領域;另一方面,由于網絡信息來源復雜,醫學生接受能力較強,極其容易接受網絡文化的傳播,同時由于大多數醫學生尚未接受社會實踐的歷練,許多學生存在思維方式單一、缺少實踐經驗和實踐檢驗概念,容易受到外界負能量和不良因素的影響。
(2)相對來說中醫院校醫學生思想觀念較為保守,堅持核心道德體系,能夠辯證統一地看待認同傳統道德,但隨著全球網絡文化的傳播和影響,醫學生的傳統觀念正逐年呈現弱化趨勢,網絡關注重點發生偏移,出現了專業思想不牢固、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惰性強,雖然主流群體更加理性和務實,仍存在許多醫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意識較強,過分依賴網絡等行為特點。
(二)中醫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在網絡日益成為弘揚主旋律重要手段的大背景下,在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趨勢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著時代發展,自網絡成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之日起,高校對于建設網絡育人體系越來越重視,也開展了很多的探索與實踐。中醫院校也不例外,在全國各所高校如火如荼的開展網絡文化建設的浪潮下,中醫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進。通過運用不斷推陳出新的網絡新媒體技術,例如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微博、QQ論壇、貼吧、app軟件等,傳播中醫藥傳統文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醫院校緊貼時代脈搏,以全環境育人理念為指導,構建網絡新媒體育人體系,引導青年醫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利用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引導,加強專業思想建設,提升傳統道德觀念,促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中醫院校網絡新媒體的實際應用
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出,要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機制,優化評價激勵,強化實施保障,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圍繞網絡的育人功能和育人目標,中醫院校牢牢把握時代主旋律,不斷在觀念、內容、方法和機制等方面創新,積極探索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和新途徑,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體系,突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全國各所高校展開了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各類網絡新媒體技術在大學生群體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以遼寧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為例,針對中醫院校醫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學校以培育醫學生網絡成長成才為目標,以構建網絡新媒體育人體系為努力方向,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針語·微talk”新媒體工作室。工作室立足網絡時代大學生成長的現實需求,以學院官方網站、微信公眾平臺、QQ群等網絡新媒體為載體,對網絡新媒體的功能服務進行了大量實踐探索與實際應用。
(一)利用網絡新媒體及時發布時政要聞、校內外新聞、實時消息,幫助大學生了解生活、學習及校園動態,為在校學生提供生活指南,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便利,目標明確地度過大學生活。
(二)為全院學生提供相關專業知識技能輔導,通過鏈接經團隊內攝影小組錄制、專業課指導教師主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小視頻、音頻、課件等,以及名師名醫、醫案雜談、藥膳、食療、養生小知識等,拓寬專業學習渠道,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筑牢專業思想。
(三) 利用網絡新媒體建設網絡課堂,轉載、講述中醫故事,傳承中醫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筑牢醫學生的核心道德觀念。
(四)通過工作室的傳承和發展,為更多在校學生提供鍛煉和實踐平臺,吸納更多醫學生參與公眾平臺的編輯與維護,發揮醫學生主觀能動性,全方位、多層次、寬口徑、創新性地展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三、網絡新媒體育人體系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網絡新媒體的誕生,提供了自由表達、交流和分享的平臺,為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巨大便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意見指出,要充分運用網絡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領網絡陣地,重視網絡新媒體平臺的搭建和利用,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新媒體相結合,將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與網絡新媒體相結合,強化網絡新媒體思想引導,增加教育的時代感,既要繼承傳承,又要創新發展,增強大學生的網絡發展創新能力,使網絡真正成為高校弘揚主旋律,傳播豐富多彩、充滿活力校園文化的主渠道,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網絡新媒體作為醫學院校交流窗口,既要為師生提供網絡信息服務,又要不斷地吸納新的資源,為全校師生提供信息互通的平臺、同時,網絡新媒體又是一把雙刃劍,伴隨全球網絡信息共融互通而來的一些負面影響,高校及社會相關部門應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方法,規范網絡新媒體的使用和管理,引導積極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網絡是一個開放平臺,在尊重醫學生自由表達權利的同時,也應積極引導醫學生的網絡行為。加強網絡新媒體的監督監管,凈化網絡空間,加強醫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培養醫學生健康上網與安全上網意識,主動提高自控能力、鑒別能力與用網能力,引導醫學生主動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中醫院校應不斷提高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加強創新工作體制機制,積極探索網絡新媒體工作方式方法,構建網絡新媒體育人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新媒體深度融合,重視傳承發展中醫傳統文化與網絡新媒體相結合,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強化思想引領,增強教育的時代感,既要繼承傳承,又要創新發展,使網絡真正成為高校弘揚主旋律,傳播校園文化的主渠道,促進大學生網絡健康成長成才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明勤,齊玉龍,趙東城.醫學院校校園網絡文化教育建設的對策研究[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1(07).
[2] 葛李,陳家良.醫學院校網絡文化的建設與管理[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2).
[3] 劉祥澤.探索構建高校“六育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01).
[4] 吳金亮,姜丹,張瓊瓊.當代大學生網絡行為特點與教育引導研究[J].智庫時代,2018(26).
[5] 洪靜,王鑫,孫鴻杰.論中醫院校大學生網絡德育教育方案的優化[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04).
基金項目:文章為2019年沈陽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構建網絡新媒體育人體系 助力大學生網絡成長》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DSZ-2019-032。
作者簡介:王一鳴(1985- ),女,遼寧沈陽人,遼寧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輔導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