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陽
【摘 要】本文從非藝考類生源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模式的角度出發,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探索適合室內設計專業非藝考類生源的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模式,突出課程創意性內容,使非藝考類生源的設計素描課程能快速融入到設計專業課程的銜接中來。
【關鍵詞】室內設計;非藝考類生源;設計素描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169-02
設計素描課程作為室內設計專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設置上起著基石的重要作用。主要教學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一)結構素描:利用不同線條的虛實關系表現物體內外部結構、空間構成。注重物體內外部的骨骼結構,需要學生更高更細致的觀察理解能力,將物體的空間關系用線條的方式表現出來。(二)明暗調子素描:從傳統的人像、石膏等大型靜物轉化為更加有細節的靜物對象,比如樹根、褶皺的紙張等。對這些靜物的繪制打破了常規的藝術教育的固定思維模式,增強了藝術的靈活性。這種訓練方法更注重物體質感和細節的表現。(三)創意裝飾素描:當學生具備一定繪畫基礎后,從傳統的臨摹和寫生繪畫方法中解放出來的變形訓練。在這種表現形式中,形態、手法、工具等都不受限,可將多種表現方式揉碎在一幅畫作中,展示出不同的生命活力,不斷創造出新的藝術形態。
一、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提升制約因素
(一)高職院校擴招,學生基礎相對較差。
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錄取分數線有所降低,不可避免會錄取一些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中部分人的文化課分數較低、學習能力較差,大大提升了教學的難度。由于大多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招生是不與美術統考考試掛鉤的,是同其它文理科專業一樣統一招生,導致室內設計專業無繪畫基礎的生源可高達89%及以上。這就極大地限制了設計素描課程創意性的授課,而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基礎素描的教學上,失去了課程的意義。
(二)課程設置周期較短,學生得不到更高的提升。
設計素描這門課程通常都設置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個學期,與大量的公共基礎課同時授課造成了設計素描課程課時被壓縮。這門課不僅僅要解決學生的繪畫造型問題,還要提升學生的審美、技術、美術修養等能力。這一系列的問題再加上學生繪畫基礎存在差異,少數程度好的學生能快速進入狀態,而大多數無繪畫基礎的學生都是剛剛入門找到學習方法,這門課就接近尾聲了,學生課下的自學能力也有限,并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創意性設計素描的訓練。
(三)教師觀念滯后,雙師型教師隊伍有待壯大。
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必定是經歷了高中以及本科甚至研究生、博士等更長時間的傳統繪畫模式的教育成長起來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作為藝考生的他們所受的都是傳統應試教育,如素描訓練都是大量的靜物臨摹與寫生;另一方面因為室內設計專業起步較晚,大多有資歷的教師都是學習工藝美術、油畫、漆畫等純藝術出身的,與現教授專業會有些許不吻合。所以,在設計素描授課過程中教師大都會以自己所有經驗為主,一味強調造型能力,所學所教不能緊跟社會市場形勢,將教學片面化。
二、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提升策略
(一)學院應對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室內設計專業原則上是針對有繪畫基礎的藝考類生源開設的藝術設計類專業,這樣能確保學生在入校之后快速有效地開展創意性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而高職院?,F有的狀況是在高招時會錄取大量無繪畫基礎的非藝考生源,這就大大的提升了教學的難度。學校需了解這一現實情況,對設計素描教學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學院應充分保障設計素描課程的配套設施。因設計素描課程授課的獨特性,學生需要較大空間的畫室、完善的繪畫器材(靜物、畫架、畫板、靜物燈、靜物臺等)、多媒體等硬件設施。其次,應對設計素描課程提供科學、全面、系統的綱領性指導。再次,在校外應組織專業教師去兄弟院校參觀學習,汲取優秀教學經驗。在校內學校應多組織專業教師開展豐富多樣的教研活動。
(二)更新教學目標,轉變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是期待學生得到何種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中心引領作用,教學目標的適合與否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最終效果。傳統的設計素描教學目標是為了純藝術專業制定的,其教學過程非常注重繪畫技法的練習,也是一直影響至今的一種教學目標,這讓非繪畫專業的學生上課時總是非常迷茫,不知為何而學,總覺得這門課和自己所學專業沒有關系,也不懂如何和后期專業課銜接。
在課程體系中各個專業課程的設置應前后關系得當、由淺入難,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專業知識。根據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現有特點,將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歸納為三個目標:首先,培養學生的基礎造型能力和觀察力。因無繪畫基礎學生較多,基礎造型能力還需先行培養。可通過大量的臨摹和寫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升繪畫水平。其次,提升學生的表現能力。將基本的靜物換為更有細節的內容,如褶皺的紙團、枯樹根等,增長繪畫時間,讓學生能多觀察細節,將物體的生命力表現出來,也能更好地增加教學吸引力。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第一,利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授課。因大多學生無繪畫基礎,直接實踐會無從下手也得不到較好的效果,反而會挫敗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基礎的繪畫知識講解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先將透視、比例、線條、構圖關系等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知識點講解加上多媒體圖片、影像直觀呈現,讓學生在典型例子中理解理論知識。課上留足練習時間,將剛理解的知識點進行繪畫應用。其次,使用啟發式教學。將今天將要繪畫的內容找到相應的大師作品或者優秀畫作,讓學生直觀地理解作者在繪畫創造時的所觀所想。
第二,因材施教,分組教學。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所招收學生水平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授課接受程度上可分為繪畫能力較好的藝考生、繪畫能力較淺的藝考生以及無繪畫基礎的普招生這三個層次,在這三個層次的學生中,無繪畫基礎的普招生占比例較大。依照這種狀況,教師可根據整體專業需求進行教學調整:對于無繪畫基礎的普招生,重點培養其基礎造型能力;對于繪畫能力較淺的藝考生,在提高其基礎造型能力的基礎上,做一些創意訓練;對于繪畫能力較好的藝考生,要重點培養其創造力,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
第三,可根據教學需要,靈活變更教學地點。根據專業的個性化需求,結合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獨特優勢,一是可帶領學生進企業參觀學習,讓學生了解自己專業發展趨勢和就業方向,體會到設計素描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繪畫內容。二是將教學帶到大自然中,鼓勵學生用不同的繪畫技法去表現自己眼前的景色,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平時實踐過程的考察
室內設計是一個需要注重平時過程積累的專業,期末的一紙理論考核試卷并不適用于設計素描課程,所以應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進行系統測評。(1)在平時繪畫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繪畫過程,進行階段測評,考完及時給每位學生以反饋,讓學生在每一階段可進行自查自糾,及時了解自身情況,避免走彎路。(2)依據學生具體情況,將平時進步較大的學生最終考試成績提高5分,讓其知道自己的進步能得到老師的肯定,激發學習積極性;(3)期末考試進行分組繪畫命題考試,評判標準在構圖、造型、比例的基礎上更注重其創意性的表現。
總之,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非藝考類生源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通過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探究讓學生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認識到設計素描的重要性,并逐漸培養沒有繪畫基礎的學生快速而有效地掌握造型能力和創意能力,以便更好地為設計服務。
參考文獻:
[1]黃寅.中國設計素描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9.
[2]莊偉濤.高職院校藝術專業設計素描教學改革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13):118-119.
[3]陳華.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改革實踐性教學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11):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