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茵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財務工作規范的要求提高,財務管理專項工作對公司和個人收入而言都承擔著重要的意義。對個人所得稅的統籌規劃可以改善員工的個人所得,提高納稅人的收入水平。本篇文章對個人所得稅和薪資管理做了簡單介紹,并詳細解釋了對個人所得稅進行重新規劃管理對無論是薪資管理還是納稅群體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薪資水平?個稅?規劃管理
稅收的統籌規劃指的是納稅人在稅法的基礎上,遵循稅收相關法律的標準,統籌規劃納稅方案指納稅人在處理貿易活動時使用系統方法使得個人所得最大化的一種處理方式。在這之中,個人所得稅涉及的群體最廣,如何利用個稅規劃管理來減少員工的繳納個人所得稅金額,在不對企業的運營成本產生影響的情況下增加個人的實際收入。通過分析現階段個人所得稅的規劃特點,對個稅的規劃方式和對個人納稅體的影響進行了簡單的了解。
一、個稅和薪資管理簡述
(一)個稅簡述
通常意義上個稅就是指員工和其征稅部門對稅務繳納的管控,個體在這個稅務繳納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公共法律法規等。這個納稅人除了居民以外還包括一些非居民的個體。這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本國居民要繳納中國境內境外的稅務,而非中國居民只需要對國內的稅務依法繳納即可。
(二)薪資管理簡述
薪資管理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薪資管理要為實現薪資體系設計、薪資日常管理兩個方面。管理好薪資可以增強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薪資管理的主要內容有:薪資的目標管理,即薪資應站在員工的角度上思考,才能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薪資即要滿足企業內部和符合市場行情要求還要根據員工績效、能力水平等進行考核;薪資的體系管理,這不僅包括基礎工資、績效工資,還包括如何給員工提供福利、自我升值空間和就業能力的管理;薪資的結構管理及正確劃分合理的薪級和薪資等等,最好通過級別來定薪資;薪資的制度管理,即薪資決策向所有員工公開化和透明化,有利于制度的有效執行。
二、對個稅進行規劃在薪酬管理中的意義
(一)增加員工的個人收益
提高員工的利益,可以提升員工對工作的熱情,企業受益,但是因為個人所得稅的存在,使薪酬發放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根據稅率,企業應當認真研究薪酬的金額,盡量避免個稅的影響使得到手工資不增反減的現象,使企業能夠真正意義上給予優秀員工更匹配的薪酬及獎勵,提升員工的總體工資。
(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現階段大多數公司采取的是從源頭減少納稅金額的方式來減少員工需要繳納的個稅金額。這樣可以確保國家一定的財政收入,但納稅個體是為這個行為買單的主體因為減少的那部分納稅金額也會被企業從薪資中去除,這樣雇員們的實際收入也減少。員工納完稅得到的薪資要比應得收益低,如此以往雇員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在工作中就會出現消極的工作態度,對公司造成不好的影響。從公司的角度對納稅個體進行統一的規劃,這樣可以讓公司職員體會到公司對個體的關照,以此來激發職員的工作熱情。金錢不一定非得是衡量薪資水平的唯一方式,職員的個人價值,公司對雇員們的關心以及培養都是衡量標準,金錢和精神上的鼓勵對員工來說都同樣重要。公司可以通過讓職員感受到存在感和認同感來提高個體對企業的依賴和信任度,促進職員之間的合作。
(三)有助于建立完善的薪酬規劃體系
公司內部的薪資管理規劃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內容和程序錯綜復雜的一個過程,需要眾多經驗和信息的積累。因為設計的部門、崗位和員工的數量較多,也可能會涉及一些特殊性質的群體,這些都要被共同納入考慮的范圍。由此,在對個稅進行規劃的過程中,公司需要適當分析不同的部門和崗位的實際情況,對信息進行分類統一處理,通過整合信息,規劃出一個科學實用的薪資體制。
三、個稅規劃建議
(一)合理安排每月的薪資
現階段我國個稅繳納的主要稅率依據是薪資的超額累積。薪資從概念上來說一般指的是個體勞務所得的酬勞,大體上由基本工資和獎金兩部分組成。個體具備的工作技能,態度和上班時長不一,因此這些都被納入公司對員工能力分析的范圍,用超額累積的方式對個稅的繳納進行改進。新個稅方案提出,國家在五險一金的基本要求下新增了個稅專項扣除法,員工個人的繼續教育、對父母的贍養、對員工子女的教育、租房費用和住房的貸款都包含在內。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員工個稅的繳納金額,減少納稅人的負擔,也鼓勵職員通過稅務減少能有更多的能力來照顧父母和子女。公司在對員工的個稅進行規劃時可以參考員工的真實情況來合理安排金額,以便更好地減輕員工的稅務壓力。由于實際繳納稅務金額的減少,職員的個人所得有所增加也會提高工作積極性。
(二)改善公司獎勵方式
新個稅沒有將非貨幣形式的獎勵歸納到納稅范圍中去,因此,公司在明確支出持平的情況下,企業可以考慮用非貨幣的方式來獎勵員工的方式作為提高職員積極性的方式之一,以此也可以減少職員需要繳納的個稅金額。比如說,企業員工一般工資沒有超過5000,沒有達到當前法律所規定的納稅起征點,那么該員工本月不需要交稅,如果員工的工資在減去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余額是5100,超過了納稅起征點,根據稅法,需要對超出部分進行納稅,納稅金額為(5100-5000)×3%=3元,如果企業將應該給予的部分薪酬,換成等價的員工購房補貼,因為購房補貼在計算個稅應納稅額時可以扣除,將起到一定的節稅效果,企業將100元增加至員工的購房補貼,對于有意向購房的員工來說,提供了方便。或者企業不改變員工的工資,但是提供免費的交通,而在我國2018年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931元,企業通過這樣的方法,為職工的生活減少開支,而這部分的支出對企業來說,可以作為費用在稅前扣除,對企業和員工來說都非常有利。
(三)改善年終獎和員工福利方案
大多公司的年終獎都會遠超員工的月平均收入,這就導致高出稅收標準的部分金額需要員工來繳納稅務。如此,就造成員工個稅增加,收入減少的現象,導致個體對企業的反感和質疑心理。雖然年終獎是公司對職員工作的額外獎勵,但員工由于需要繳納個稅,實際所得的年終獎金額要比既定的數目少,這樣就會出現有一些員工會有不滿的情緒,甚至上升到抵制心理,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會降低員工的工作效益。為了更好地解決這種情況的出現,公司在頒發年終獎時,需要綜合考慮員工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最利于公司惡化員工雙方發展的年終獎頒發方案。例如,按照2018年的年終獎計稅方法,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如果企業一個員工在年終獲得獎金36000元,那么他需要繳納個稅3495元,則這名員工最終得到的是32505元,比實際拿到的獎金更少,因此,企業在發放年終獎時,可以計算出一個平均點,避免出現“發多得少”的情況。如果員工的年終獎較高,就可以換一種獎勵方式,例如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用股權激勵的方式,轉讓給員工公司的股票,這種情況的利率是20%,年終獎超過30萬元時利率就在30%以上了,轉讓股票的方式會給員工帶來更大的利益,例如企業高管的年終獎為50萬元,如果獎勵等價的股票,所需要繳納的稅款為10萬元,而按照年終獎的稅率,所需要繳納147245元的個人所得稅,比等價股票足足少了47245元,可見轉換一種獎勵方式,可以給員工更大的回報,也讓公司通過付出等價的財富獲取員工更多的工作積極性。
四、結語
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壓力,企業需要更加積極地將員工的個稅繳納問題納入公司管理籌劃的范圍中去,這不僅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關,更關乎企業的運行效率甚至企業的長久發展。通過平衡納稅人的繳納金額,有效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和減免政策來實際減少員工的個人負擔,優化企業的薪資管理水平,從而增加員工的真實收益,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從而實現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黃小莉.企業薪資管理體系中的個人所得稅籌劃研究[J].財會學習,2019(06):130,132.
[2]馬彥.A公司薪資中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