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華
(黔南州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站,貴州 都勻 558000)
安全問題是水利生產過程中能無法繞開的問題,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社會穩定,因而需要認真對待、不可忽視。加強水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是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目前,水利生產現場缺少專業的監督管理人員,相關人員素質低導致生產現場安全管理能力較差。在水利工程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有關單位沒有提高對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也沒有對職工普及安全生產的認識,導致水利項目主要針對經濟利益,安全管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執行能力差,安全風險難以有效解決。同時,相關人員的職業素質較差,缺乏相應的安全建設意識,缺乏必要的應對安全事故的能力。因此,水利安全生產的可靠性很難得到保證。
現階段,根據我國政府頒布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各級水利工程建設單位都要建立相應的水利工程安全生產委員會,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對水利工程安全生產進行管理。然而,在我國水利工程生產過程中,安全設施的配套條件較差,對安全事故的處理能力相對較低。由于水利工程大多遠離城鎮,很難及時更新和更換安全設備。同時,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水利工程沒有設立相應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很難建立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組織、形成有效的水利工程監督機制,當安全事故發生時,很難做出有效的急救措施,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目前,水利工程規模較大,生產環境較為復雜,實際生產涉及的部門較多。這給相關部門的監管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我國水利工程生產的傳統監管模式主要是工程質量記錄和現場檢查的監管模式,監管工作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監管過程也有不規范的現象。
各級水利工程主管部門和水利生產經營單位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因為安全生產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改革發展的全局,關系到社會的穩定,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和信譽。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把安全生產作為一項硬性任務和一項整治任務,將其與水利生產的業務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一起進行預算并且貫徹落實。
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領域,要嚴格落實施工安全措施,加強安全教育和對現場操作工人的培訓,并監督整個施工的全過程,監督所有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情況,確保施工安全。鞏固違反規定的小水電站的檢查和改造成果,認真開展農村地區水電安全監管工作,全面加強監督小水電站安全運行的施工,消除安全隱患。做好淤地壩的風險規避方案,確保操作安全。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急救預案,加強急救演練,進一步防范安全問題的發生。在汛期、節假日等重大日期,有必要結合安全生產工作的需求特點,將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做好,防止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特別是,有必要做好自然災害造成的安全生產事故預防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對水文測試隱患、勘察設計、科學研究機構和實驗室的危險品儲存的安全隱患排查,對于找出的安全隱患,要認真整改。
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和完善監督檢查制度,確保制度化、規范化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要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項目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堅決防止重特大、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加強事故調查處理和對事故多發的地區和單位的監督,按照“四不放過”、“依法原則、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嚴肅的調查每一起事故,從中吸取教訓,堅決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加強群眾監督。在安全生產中落實群眾的參與和監督,充分調動安全生產的全體員工的積極性,鼓勵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加強安全生產,支持群眾在對于安全違規問題的反映和舉報,積極關心職工群眾,創造全民支持安全生產的氛圍。
與實際相結合,研究制定水利生產安全監督管理政策法規,不斷完善水利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逐步形成相關的法律體系,包括安全監督管理、安全隱患檢查、事故整改等。
認真抓好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制定水利施工企業、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水利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標準和水利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水利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以及單位和人員安全標準考核辦法、人員管理辦法等,實現水利工程安全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安全生產工作。
建立健全水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建立水利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誠信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共同做好水利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規范高效的水利安全生產監督機制。
建立和完善各類水利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計劃,落實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做好對于安全事故的預警、預報、檢測和應急工作。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有效防范和應對各類安全事故。
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監察機構,特別是基層市級和縣級水利安全監察機構,明確監督職責,整合和充實監察隊伍,落實工作經費,加強工作能力建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水利安全監察隊伍,保證工作人員業務精、能力強、作風硬,為水利安全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水利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建立生產安全管理機構,或者設置專職生產安全管理人員。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是各級政府和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有必要建立一個穩定的安全生產投入機制。為保證水利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的正常運行,安排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專項資金和,確保正常開展水利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制定水利施工企業提取安全成本的制度,確保企業按照標準能夠足額的提取安全監督管理經費。
加強水利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加強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實施水利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加強水利安全生產服務體系建設,注重安全評價和檢查,注重中介組織和社區組織的建設和管理,更好地利用其技術咨詢、教育和培訓的服務功能。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深入基層,廣泛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安全生產月”等良好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安全生產,普及安全生產的知識,傳播安全文化。樹立全行業安全生產意識,努力提高水利行業干部、職工的安全生產能力。
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對水利生產安全監督員、生產監管負責人、生產安全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進行定期教育培訓。嚴格執行崗前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提高各級水利生產安全監察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監督水平。要抓好這“三類人員”培訓考核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規范“三類人員”管理,提高水利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加強對培訓考核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把關不嚴的考核,確保安全培訓考核的有效性。
要加強水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必須要增強對水利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狠抓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安全監管、逐步建立水利安全生產監管長效機制、努力提高水利安全生產保障能力,要地方政府、水利企業、企業員工共同行動起來,加強對水利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