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平
(山西博豐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在建設項目的跟蹤審計工作中,造價咨詢單位如何高效發揮自身作用,在市場經濟的快速變革進程中實現自身的發展需求,做好業務的風險防范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環。
首先,我們需要探索一下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業務可能出現的風險類型,具體包括以下幾點:其一,咨詢單位審計人員在出具了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成果文件后,被工程施工單位證明審計建議有事實錯誤的,這屬于審計人員技術有誤類風險。其二,咨詢單位審計人員在建設項目后續審計中的疏忽,可能導致建設項目的審計環節出現錯誤,最終造成建設工程投資損失慘重,這屬于審計管理環節有誤類風險。其三,咨詢服務過程中的審計人員可能存在違反規定的行為,致使項目完成后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或審計人員可能存在違法亂紀的行為,把不符合規定的工程,硬生套一件完全合格的漂亮外衣,最終導致工程項目建設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這都屬于審計人員職業道德類風險。其四,在跟蹤審計過程中,造價咨詢單位對審計成果文件質量控制不到位,對審計人員在職業道德方面的約束不足,造成工程付款存在明顯有失公平等多種情況的發生,對社會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這不僅不利于造價咨詢單位自身形象的構建,也進而導致審計人員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降低,這屬于造價咨詢企業質量管理類風險。
上述各類風險的發生,最終會使造價咨詢單位及其審計人員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甚至追究其刑事責任。為了咨詢審計行業可以更健康的發展,造價咨詢單位及其審計人員必須正確認識審計業務的風險,建立科學的風險識別與防范機制,從而提高審計風險意識,促進咨詢審計在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造價咨詢范圍的擴大和業務類型的多元化,跟蹤審計逐漸成為建設項目制度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社會對其審計的要求也日漸提高,這使得審計人員的職業責任也越來越重,為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強的生存能力和贏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審計人員必須更加端正職業態度,在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同時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在跟蹤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一,不遵循審計程序,不嚴格執行審計制度,也沒有履行相應職責;二,審計人員對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越位、錯位現象,在審計原則和尺度把控中存在嚴重的隨機性和盲目性;三,審計方法存在錯誤,不能抓住問題的要害部位和關鍵環節,導致審計過程中的審核質量和效率低下。如果審計人員因上述風險因素影響跟蹤審計服務質量,那么對應的建設項目質量也得不到應有的保證,與此同時,包括造價咨詢單位在內的建設項目各個參與方都無法進入正常的工作軌道和狀態。
隨著社會對審計人員與審計程序重視程度的提升,如何利用高效的質量控制手段輔助審計人員開展業務,如何制定科學的業務流程以滿足審計程序的順利完成,如何規范審計人員的職業操守和提升其職業道德修養是造價咨詢單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在跟蹤審計過程中,造價咨詢單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一,未按照上級主管審計部門的規定,指定相應數量的專業審計師參與項目審計;二,造價咨詢企業內部沒有復核制度及審查系統,或者內部制度形同虛設,無法有效防范審計風險,如果發生審計人員或其它人員與客戶內外勾結的情形,無法通過內部審查系統找到問題所在并及時處理,這樣會造成更大的損失;三,造價咨詢企業內部沒有相應的獎懲制度,咨詢成果質量也不與效益分配掛鉤,一旦項目服務質量出現問題,也無法嚴肅追究其具體負責人的責任,而對于在審計過程中貢獻突出的人員,也無相應的獎勵機制,不利于公平公正原則在審計人員服務過程中發揮積極的激勵作用。
造價咨詢單位應當按照委托方的合同要求,對建設項目的審計范圍和審計內容作出明確的界定。同時,造價咨詢單位和被審計單位的人員必須明確各自的責任范圍,盡力做好審計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項目參與方都有責任避免由于審計人員的越位和錯位而導致的審計風險。
審計人員必須嚴格在審計范圍內執行業務操作,確保準確定位并防止越位。在建設項目中,審計人員必須準確定位自己。審計人員的重點工作應為審核驗證,根據提供的工程資料及現場踏勘,審核報審內容的真實性、資料的規范性、計算的可行性等,造價咨詢單位出具的成果文件要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以供相關部門更好地做出決策。
同時,審計人員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堅持審計原則,在具體工作中還需講究適度的方式方法,和被審計單位的審計人員要加強溝通交流,處理好與被審查單位之間存在的潛在矛盾。從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發,如果審核后的項目成本遠超中標價,那么實際結算造價將比業主的預算準備資金高很多,這會給業主的資金籌措和施工單位的具體實施造成很大的困惑和難題。因此,造價咨詢單位應根據施工圖紙等相關資料,結合現場實際踏勘作出初步的統計數據,并將形成的初步結算結果及時報告業主,經過業主、施工單位及相關部門協商后最終作出正式的審計調查報告,出具審定的工程結算文件。審計人員應盡力及時有效地解決被審計單位出現的問題,但這并不表明可以忽視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盡管工程質量管理問題不屬審計人員的直接責任,但我們要求審計人員應盡力成為項目質量的監督員,并在項目的安全隱患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建設工程項目跟蹤審計是一項專業強的審計工作,造價咨詢單位須針對不同的項目配備相應的專業審計人員與輔助審計人員,保證在各方面都有專業技能強的審計人員完成好各項審計任務。與此同時,跟蹤審計單位應以被審計單位為中心,為之配備相應數量及專業知識強的造價工程師及財務管理人員,使審計人員的素質與審計任務相匹配。
造價咨詢單位對審計人員應進行相應的業務管理教育,以此來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工程建設項目涉及到多方的利益,造價咨詢單位應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教育,防止服務過程中審計人員因個人專業性失誤而影響項目的具體實施。與此同時,造價咨詢單位應教育審計人員必須有自律、恪守規范的意識,極力提倡秉公辦事,不循私情,把審計的風險降到最低。
造價咨詢單位應建全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的考核制度,創新考核方式,對審計人員的履約、職業、資信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通過獎懲手段來提高審計人員的道德標準與風險意識。增強審計人員對職業的榮譽感,督促造價咨詢審計人員自覺地遵守市場經濟的管理秩序,秉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嚴格謹慎地完成好工作任務,保持公正、客觀、獨立的工作原則,自覺維持造價咨詢審計職業在行業及社會公眾中的良好形象。
針對因審計人員個人權力尋租問題而產生的風險,造價咨詢單位應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建立健全相應的亷政教育制度,要求審計人員與建設單位負責人、施工單位人員保持應有的距離。在跟蹤審計的過程中如遇重大的審計事件或疑難問題時,審計人員應能及時地對審計機關進行囗頭和書面的匯報,不得擅自做主甚至隱瞞不報,導致出現不應該有的審計風險。
近年來,我國市場化程度發展迅猛,有關建設工程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地完善,對建設工程項目跟蹤審計的責任越來越大,這要求審計人員要堅守良好的職業道德準則和堅實的專業技術技能,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對審計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技術,能夠及時研究并作出調整。這也要求造價咨詢單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加強內部人員的監督管理,提高審計人員業務與個人素質,增強審計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有力預防和及時化解風險,避免在審計過程中處于被動位置。與此同時,在風險面前,造價咨詢單位要能夠正確重視壓力,勇于開拓創新,恰當地運用法律及管理技術等措施,有效降低跟蹤審計工作中的各種風險,使自身保持健康發展的同時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適應市場形勢的發展,進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立足并保持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