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川
(臨汾市國土資源交易事務中心,山西 臨汾 041000)
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測繪技術主要是利用水文、地理及其他信息進行區域建筑地形圖的繪制。主要包括大比例地形圖繪制、施工放樣、竣工總平面圖繪制、建筑物沉降變形觀測等幾個任務。在建筑工程測量技術應用過程中,精確度是建筑測繪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因此為了保證建筑工程測繪技術實際效力充分發揮,對建筑工程測繪技術應用優化進行適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對于大規模測繪作業,一般需聯合多家測繪機構進行共同作業。而由于相關測繪結構內部作業技術、作業規范無法保持一致,從而導致最終測繪結構具有較大差異。
建筑工程測繪作業與建筑施工質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工作緊密相關,而在現今測繪管理過程中,建筑工程測繪作業主要為測繪人員自我核查的方式,不僅缺乏專業的機械審核設備,而且單一的自我檢測模式也無法保證最終審核結果的準確公正性。
測繪工程作業進度控制是建筑工程測繪技術應用的主要方面,但是在現階段建筑工程測繪技術應用過程中,并沒有規范的工程進度控制機制。大多數工程測繪工作需要依據最終測繪數據進行推導分析,而這種測繪作業模式不僅影響了測繪作業的準確性,而且也造成了大量的時間資源損耗。
多機構聯合測繪體系是當前建筑工程建設環節常用的測繪管理模式。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測繪機構選擇過程中,建筑工程建設機構應根據國家相關標準,選擇專業能力強、信譽度高的測繪機構,便于最大程度降低多機構測繪作業差異。從根本上保證建筑工程測繪作業的質量。另一方面在多機構聯合測繪作業過程中,相應建筑工程職能部門應加大對建筑管理機構人員管制力度。當今時代是一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以往工程測繪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進步。特別是隨著水平儀器、電子儀器及自動化器材在工程測繪工作的應用,對工程測繪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針對這一特點,在實際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應加大對內部測繪人員工作技能及先進測繪工作理念的培訓,在提高基層測繪人員操作能力的同時,也可以避免人員因素導致的測繪作業誤差。
針對現階段建筑工程測繪作業審查作業不規范問題,在實際測繪數據審核過程中,可從圖形數據、風格、結構等幾個方面進行全方面審核。首先在圖像數據審查過程中,可依據后續工程圖像數據影響程度,對圖形數據整理、轉換環節進行嚴格審核。通過結合建筑工程檢驗機構的工作情況,加大對圖形數據轉換環節高發風險的重視。如圖形數據轉換環節出現的缺邊、懸點等問題,保證整體測繪圖形數據的完整性。其次在測繪圖形數據審核的基礎上,應針對不同建筑工程規模特點,特別是在多測繪機構聯合作業過程中,應根據不同測繪機構內部軟件應用標準,對測繪施工機構、檢查機構存在的符號數據庫對接、匹配情況進行統一分析,從而避免圖像數據標準不統一導致的數據無法聯合使用情況。在確定多機構測繪數據標準后,可在具體審核階段對編碼要素進行整合處理,從而為不同數據標準兼容、通用提供保障。最后由于不同測繪機構測繪數據處理標準不統一,其整體測繪拓撲結構也會出現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具體作業審核環節,相應測繪審核人員應加大對測繪拓撲結構的重視。在保證測繪拓撲結構合理、準確的基礎上,可針對具體測繪拓撲結構組成情況進行適當分析,并采取適當的拓撲結構檢查、重構措施。
在現階段建筑工程進行中,測繪數據對整體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具有較大的影響。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整體建筑項目質量,就需要對最終測繪作業結果采取控制措施。在具體測繪作業管理過程中,可通過測繪工程質量控制體系構建,進行專業化、規范化測繪管理體系構建。在具體測繪管理體系中可逐步明確測繪作業流程及統一的測繪作業模式,并對每個測繪作業細節進行統一分析,采取對應的質量調控措施。結合計算機系統終端對測繪作業結果的檢測分析,可保證整體測繪作業數據信息的準確、完整性。在測繪質量控制標準制定完畢之后,相應建筑工程管理人員可在統一規范化管理體系的指導下,對內部測繪作業機構進行協調管制,即在測繪執行模塊管理的同時,進行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通過對測繪作業階段監督管制,結合復查模式,可有效保證測繪數據質量。測繪作業階段質量管制主要是針對影響測繪數據準確性的現實因素,如操作誤差、設備故障、數據記錄失誤等。以測繪實際作業環節為入手點,從測繪作業前期儀器檢查、測繪作業階段標準規劃、測繪作業后期數據錄入等模塊定期核查,保證測繪作業數據的客觀、準確、完整。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測繪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強、規模廣、復雜性高的工作。因此在實際建筑測繪作業進行中,相關建筑工程管理人員應明確測繪作業環節出現的問題,建立完善的測繪管理機制。結合監督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及測繪質量控制模式的設置,保證測繪作業質量問題的有效解決,為建筑工程順利進行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