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啟來
(貴州深港中天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貴州 遵義 563000)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對精神世界與生活質量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面對生活壓力與工作壓力,人們希望身心回歸大自然,這讓人們對周圍生活環境的要求提高,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就是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綠色建筑規劃設計逐漸在建筑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國綠色建筑規劃理念不夠成熟,還有待發展。
分析當前綠色建筑在規劃設計階段面臨的問題,具體如下:(1)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無法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時,設計人員對很多自然能源沒有合理利用,沒有實現能源和資源的有效開發,例如有的設計人員在綠色建筑規劃設計中,對當地山川與湖泊沒有利用起來,只是根據以往的設計經驗,效仿以前的設計案例,甚至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價值,采用強制性手段破壞了當地的環境與土壤,不僅沒有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還對資源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導致水土流失;(2)綠色建筑規劃設計過于重視城市外表建設,一個城市的發展歷史代表著這個城市地域的精神文明,但是在當代很多城市建筑中,規劃人員過于重視外貌建設,設計效果過于夸張,只重視城市外表展現,忽略了建筑物本身應該有的實用性本質,對于綠色建筑的某個功能過度美化,反而無法起到環保的意義[1]。
有的城市為了建設地標性建筑,會在城市中央建設文化廣場,設計人員想要體現城市風格的高大上,彰顯廣場周圍行政大樓的氣魄,在規劃設計時沒有考慮到實用性原則,沒有將資源用在人民的身上,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勞民傷財,無法體現出綠色建筑的實際價值,因此,在對綠色建筑進行規劃設計的時候應該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建筑開放商以及規劃人員應該根據城市的地域情況,分析自然資源和地質氣候差別,堅持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進行綠色建筑規劃與設計。如果是南方城市,城市一般距離海洋比較近,而且氣候溫暖,綠植物種比較多,建議綠色建筑規劃設計人員根據這種環境,設計出與自然環境結合的方案,讓城市自然風貌充分的展現在綠色建筑中,以此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提升人們的生態價值觀,降低建筑的商業氣息。建議設計者在選擇植被的時候,可以利用大型樹冠遮陽,提高綠色建筑周圍的植被覆蓋,降低水土流失,從而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美化城市的形象,使整個城市看起來足夠美觀[2]。
綠色建筑規劃設計人員需要明確綠色建筑的規劃目標,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能盲目追求建筑外表而不考慮整體情況,建議設計者結合當地的環境和人群經濟收入情況,分析當地的人文精神風貌,設計出實用性比較強的綠色建筑規劃方案,突出城市建筑內在功能,彰顯建筑外在美觀。面對多年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能源與環境壓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進一步明確了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美麗中國的總體要求,這集中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態文明觀。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主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指對人類及環境無害,又能充分利用環境、節能降耗,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
綠色建筑規劃設計人員的工作目的就是提高建筑質量,提升居民幸福感,使居民對自己當前的生活質量感到滿足,在綠色建筑規劃設計中要以人為本,懂得規劃設計的目的就是服務于當地的人民,而不是設計出各種華而不實的建筑物體,綠色建筑要簡單大方,人們居住感到舒適,從而提升環保意識。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的時候要將人文精神與人文素養融合在一起,讓綠色建筑充滿文化氣息,我國作為文化大國,有著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如果在綠色建筑融入傳統文化,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心態,實現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人們在使用建筑的時候也會感受到文化的地域,并從自己的角度去發揚文化,傳承文化。
現如今,城市進程不斷加快,人文文化以及物資文化不斷進步,城市規模在擴大,人們開始有了環保意識,對綠色建筑有了關注,也有了新的認識。綠色建筑代表著城市的面貌,有秩序的綠色建筑是城市精神面貌的體現,也是城市人文素養的體現,將綠色建筑融入到城市建設中,是城市規劃落實的體現,綠色建筑規劃設計者需要推動綠色建筑的有序化進步,促進綠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加大對綠色城市的宣傳力度,應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特別是新媒體,普及綠色建筑的基本知識,宣傳綠色建筑在健康舒適、節能環保等方面的諸多益處,進一步提升廣大消費者的普遍認同。同時,要大力倡導綠色消費,鼓勵人們從自身做起,從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做起,自覺為美麗中國建設做貢獻。
總而言之,建筑離不開消耗自然資源,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理念中,人們要轉變傳統的設計理念,確立正確的建筑思想,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與綠色建筑行業的進步,合理利用再循環材料,注重人文精神建設,促進城市綠色產業再循環系統的建設與發展,改變傳統的建筑模式,從而實現建筑行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