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華
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的很多機遇和巨大挑戰,市場環境復雜多變,市場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奉行的是優勝劣汰的原則。中小企業的自身實力有限,和大型企業相比缺乏經營規模和抗風險能力,要想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采取靈活的機制,加快管理理念改革的步伐,對企業經營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改變以往粗放式管理方式,對經營成本實行動態化和精細化管理,才能解決經營成本過高問題,使得中小企業重新煥發市場活力,提高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商業環境在經濟新常態下也變得更加復雜和多變,全球經濟的不斷融合,使得市場具有更強的包容性,部分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既要和國內的企業搶占市場份額,還面臨著外國資本的威脅。即要面對國內日益增長的人力成本,又要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貿易爭端,在這種背景之下,市場資源得到了進一步的整合,國際分工模式迅速發展,企業之間協作性更強。這對規模和實力不是很強大的中小企業沖擊越來越大,中小企業如果不能提升管理水平,控制成本,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淘汰。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的興起,企業生產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先進企業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成本管理水平越來越高, 而大部分中小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重視結果,依靠的是過去產生的成本信息,獲取信息的途徑是財務報表,具有結果性的特點,在制定成本管理方案的時候,技術力量薄弱,無法利用大數據技術獲得大量的真實可靠的成本分析數據,與經濟新常態下對成本管理的大數據分析和前瞻性要求脫離,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家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增強企業競爭力,特別是扶持中小企業,不斷出臺落實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的措施,以助力中小企業解決稅負、用工、五險一金等成本高企問題。同時,由于金稅三期的全面落實,稅務管控越來越嚴。一直以來,部分中小企業有不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不注重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的習慣,若企業仍實行粗放式的管理,不充分利用現有政策,甚至違反政策,可能導致企業出現財務風險或政策風險,導致公司經營效益利益的下降,甚至累及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以前的市場主要是由企業所決定的,賣方把持著市場,進入二十一世紀,現代商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已完全轉化為買方市場,消費者可從廠商直接訂制產品,從而促使以顧客為中心的全面成本管理模式的到來,倒迫生產企業在產品的研發和設計階段,就要進行目標成本管理,就必須考慮從研發設計到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全過程成本。而大量的中小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只重視生產和銷售環節的成本,還沒有針對研發、設計階段的成本進行管理方法和經驗,導致產品無個性化,成本偏高,無競爭力。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現代商業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小企業必須創新成本管理方法,拓展成本管理的思維,從多個角度去考慮成本管理,形成全面成本管理意識和制度。根據用戶的需求和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研究引起成本變動的主要原因,將成本管理滲透到整個經營活動全過程中去。只有全過程、全方位控制成本,才能將中小企業經營成本最小化,促進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中小企業要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標就必須結合戰略發展目標來制定,必須拓展成本管理視野,研究成本產生的原因,從而對成本統籌規劃,并進一步細化成本控制目標。對于經營中成本超標的情況,要分析產生的原因,合理的調整成本控制目標。同時,企業要設定各責任部門成本管理目標,將成本管理任務交給各個部門甚至細化到各崗位,讓其在成本產生之前就形成成本控制目標和意識,從而從源頭上控制成本,實現各種資源最大使用率。
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要強調全員參與,成本管理不單單是財務部門的工作,還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協作,從產品開發、設計、生產、銷售、宣傳推廣等環節實現全面成本控制,根據各個環節成本產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成本管理措施,編制成本控制計劃,落實成本控制的責任人,同時還要建立監督和獎懲制度,從而促使全員參與到成本控制過程中,提高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實效性。
隨著金稅三期的全面落地,一般納稅人企業要注重對進項票的管理,在合作過程中盡量選擇與一般納稅人合作,從而降低自身的增值稅。同時,企業要注重合同管理,注重合同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合同金額是否含稅等內容。合同納稅義務時間,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都有一定影響,是企業可以進行稅務籌劃的重點。另一方面,過去部分企業不對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但隨著社保由稅務局征收,企業可能面臨不給員工繳納社保帶來的巨額賠償。在新常態下企業應該合法經營,避免因不遵守相關規定導致的高額罰款與企業自身的名譽損失。例如企業因稅務違法,不僅面臨繳納罰款,同時還降低企業信用評級,給企業今后的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中小企業要形成動態成本管理意識,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配合,建立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減少生產中各種資源的浪費,提高中小企業運行效率,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比如產品研發過程中經常發生對物料、設計圖紙進行變更,相對應的成本發生變化時,相關人員要和財務部門進行及時的溝通,確保財務部門及相關部門可以及時的獲取這些成本信息。又如物料的價格會隨著市場變化而出現波動,在成本出現變化的時候也要及時告知相關各部門,以便于財務部門調整定額指標,從而實現動態化成本管理。
一是需要進一步推進成本信息系統建設,通過系統自動搜集成本信息數據,收集和成本管理有關的數據和信息,分析成本管理的關鍵點,采取科學、合理的核算方法,增強成本核算的真實性,為各項決策的制定奠定基礎。
二是對經營活動中消耗成本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細化管理,企業的成本管理和材料采購、人工費用、機械設備等息息相關,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同時建立成本定額管理機制,中小企業在經營中要不斷地優化定額管理機制。
三是重點監控物料成本發生過程,物料成本在中小企業成本中占有份額也比較大,如果不能將物料成本控制住,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就形同虛設,必須對物料成本消耗的全過程進行追蹤管理,物料的采購要實行責任制,采購人員要樹立責任意識,按照預算進行定額采購,在確保物料質量達到生產標準的情況下,選擇價格最為便宜的物料。同時,采用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實時跟蹤管理,做好物料存量、領取和發放的及時記錄。加強物料管理既能避免物料積壓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還能有效地減少物料的損耗,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總而言之,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想要獲取更大發展空間,就必須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成本,充分利用現代管理手段和技術,合理降低企業成本支出,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