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馨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穩步增長,新聞出版事業和出版產業都獲得了顯著發展,出版編輯隊伍,尤其是青年編輯隊伍不斷擴大。執業人群的壯大,給我們的事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同時意味著大量沒有經過系統新聞出版政治理論學習和專業訓練的新人進入了出版界[1]。如何對越來越多的青年編輯加以培養,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青年編輯隊伍是擺在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和各出版單位面前的一項重要又緊迫的任務。
構思一個好選題、出版一本好書,編輯的素質非常關鍵。筆者認為,編輯的職業素養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新聞出版的思想政治素質,二是編輯出版的業務素質。要提高青年編輯的綜合素質水平需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新聞出版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產品——各類出版物是特殊的精神產品。它在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精神、滿足文化需求等方面擔負重要職責。出版工作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新聞出版要服從、服務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因此出版物的生產加工者——編輯,必須具備高度的思想政治素養,這是出版人必備的基本素養。
做好青年編輯的政治思想工作又可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展開。
在宏觀上,依據《中國出版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①的要求,需要與時俱進將將中國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新成果,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編輯教育,使年輕人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編輯要時刻保持出版的紅線意識,牢記宣傳使命,以促進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為己任;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基本宗旨、為大局服務,把新聞出版工作與現代化建設結合起來;自覺抵制各類不正之風,遵守黨的宣傳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出版管理的規章制度;弘揚真實、客觀、公正、全面的職業精神,恪守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增強使命感與責任感;在價值取向上,積極唱響主旋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多出精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
在基層單位的微觀層面上,隊伍的政治素質建設主要體現在對青年編輯普遍進行敬業愛崗、艱苦奮斗、集體榮譽、團結協作的教育。青年人是出版業的未來,他們的素質水平直接決定了行業的興衰成敗。當代青年人都是在比較安逸的家庭生活和穩定的社會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性格上帶有明顯的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踏實苦干、集體榮譽、勤儉節約的意識相對淡薄。雖然走上了工作崗位,但對本單位艱辛的創建與發展歷程不甚了解,舉止言行中常流露自私冷漠的不良現象。部分人不認真鉆研業務,對待工作三心二意、粗制濫造,只專注虛榮和待遇,手懶腦懶,稍一分派工作便講價錢談條件。對此如果正氣不彰、邪氣不祛,不能對年輕人及時予以正確的引導與培養,極易養成志大才疏、講求安逸、坐享其成的壞習氣,導致群體性“負能量”“潛規則”的滋生蔓延,嚴重污染職場氛圍。
針對年輕人的教育,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應將這項工作同選題工作、發行工作一并作為重點來抓,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各職能部門和老同志們的作用。形式上,我們可以邀請老同志給青年同志辦論壇講社史,傳授工作經驗,努力使他們繼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請管理方面的專家學者給年輕人講講現代企業制度、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幫助年輕人樹立凝心聚力的團隊精神和建功立業的企業價值觀,成為他們的行動指南,增強企業活力;社領導給大家談一談出版社的發展規劃和宏偉藍圖,確立年輕人的長遠奮斗目標,調動年輕人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為出版社的發展、建設獻計獻策。
年輕人的可塑性高、進取心強,只要能采取正確的教育、導引舉措,在單位內部扶持并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培育適宜年輕人茁壯成長的“土壤”環境,使年輕人耳濡目染地沐浴在和煦陽光和清風正氣之中,他們的思想素養是會得到很快提升的。
剛剛步入出版行業的青年人精力旺盛、知識新、頭腦靈活是他們的優勢,但從學生到合格編輯的角色轉換需要一個不斷學習實踐的過程。缺少編輯出版的知識和經驗是年輕人最大的不足,對稿件的政治性、科學性、嚴謹性的把握能力遠遠不夠。很多出版單位僅從眼前的經營角度出發急功近利,忽略對年輕人業務能力的訓練,許多青年編輯連基本的編輯加工常識都很缺乏便匆忙作為主力投入稿件的編輯加工。這種做法是很冒險的,會給出版工作帶來巨大的隱患,輕者語言謬誤,出現紕漏笑話;重者知識性錯誤導致誤人子弟或嚴重政治問題。拔苗助長對青年編輯的成長極為不利。
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放手使用青年人之前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編輯業務教育和上崗培訓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首先讓新近入職的青年編輯到各個業務部門,如出版部、發行部、總編室進行見習輪崗,使他們對出版的基本工作內容和性質以及各項工作程序能夠有初步的感性認識,熟悉出版的基本工作流程。青年編輯還必須學習與編輯業務相關的出版知識,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和各出版單位應加大培訓和出版物質量檢查力度,嚴格落實新聞出版崗位培訓制度與年檢持證上崗制度,目前已普遍執行的出版專業資格考試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多方面的舉措,使質量意識深入人心,使青年編輯獲得從政策法規、語言句法、編輯加工到出版印制等比較全面的培訓和考核。同時出版單位內可根據各自具體情況組織專項培訓,安排各種學習交流與實地參觀。還可推行導師制,為年輕編輯指派有經驗的老編輯進行一對一的傳幫帶。在具備基本編輯知識的基礎上,再輔以一定的編輯加工任務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動實際鍛煉,這樣才更有利于青年編輯業務能力的切實提高。另外,年輕人往往都具有較高的工作熱情,因此需要出版單位制定適當的政策、措施,激發他們的主動性,扶植、支持年輕人的成長,創造有利條件幫助他們提高工作能力,順利實現編輯隊伍的新老交接[3]。
筆者認為,青年編輯在編輯業務上需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學習:
1)積極關注國家大事及主流輿論導向,認真學習國家出版法律法規、出版標準和規范,提高政治敏感度,嚴把稿件政治關,把握出版物的正確方向;
2)語言文字加工能力,熟練運用漢語言文字,善于鑒別和校正語法和詞語錯誤,真正把好出版物的質量關;
3)具有圖書選題策劃、公關組稿和創新能力,主動調研市場,關注讀者需求和科研動態,善于發現有價值的稿件并發掘作者資源;
4)具有出版物的經營知識和能力,包括裝幀設計、成本估算和效益分析等;
5)熟悉推廣、營銷知識,能夠協助發行人員共同制定營銷方案[4];
6)具有較好的外語水平,具有開展國際合作的潛能;
7)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數字多媒體的應用能力,適應當今及未來高新技術條件下,尤其是融合出版形勢下的出版要求[5]。
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出版產業,關鍵在出版人的素質。我們迫切需要提高青年出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加強編輯出版隊伍的建設,建立一支理論水平高、政治可靠、業務精湛的高素質復合型編輯隊伍,成長為傳播先進文化的生力軍,促進出版業的健康、繁榮發展。
注釋
①中國出版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