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玲
在融媒體變革背景下,電視新聞報道受到了更多的挑戰。為了確保電視新聞行業的更好發展,發揮出其在新聞信息傳播中的權威性作用,必須要完成全方位的創新,提升其在融媒體背景下的影響力?;谶@樣的要求,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切實掌握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報道的特點,提出并落實新聞報道的創新策略,使其在構建輿論新格局中發揮出主導作用。
當前,以“三微一端”為代表的新媒體促使了用戶信息生產能力的解放。在這樣的背景下,用戶(受眾)不再是單純的信息接收者,還承擔著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等責任。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能夠發現,在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報道中用戶的信息生產進一步拓寬了新聞內容的選題范圍,也有了更多的新聞線索??梢哉f,在融媒體時代,用戶拓展了電視新聞報道中信息的來源渠道,使得電視新聞選題有了更大的空間與彈性。同時,在融媒體的支持下,電視新聞從業人員能夠更加迅速、便捷的獲取相關新聞線索,避免了電視新聞播報中內容單一、視野狹窄等問題的發生。
對于融媒體來說,其主要是指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技術進行融合,形成綜合信息生產與發布平臺的構建。在這一平臺中,主要以互聯網、海量數據為基礎,使得新聞播報達到“1+1>2”的效果。因此,在融媒體思想的指導下,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更為多樣,包括直播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現實增強技術、新媒體技術等等。這些技術在大型活動的宣傳報道、新聞事件深入分析等過程中能夠發揮出更好的優勢[1]。此時,受眾可以更為直觀的感受到新聞內容,降低抽象內容引發的理解障礙,進一步優化了受眾的信息接收體驗。結合上述分析來看,傳統媒介根本無法對互聯網進行融合,需要以互聯網媒介為基礎,實現對傳統媒體的有效整合,這樣一來,就需要對互聯網媒介基礎地位進行較好地把握。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發展目標來看,媒體融合要注重強化“互聯網思維”,對互聯網技術手段和理念進行較好的應用,對原有的傳統媒體發展形式進行較好的改變,使之更好地滿足當下媒體融合實際需要。互聯網思維的應用,要注重實現信息的廣泛傳播,保證與受眾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同時,要注重互聯網思維的開放性和互動性發展特點,能夠滿足多樣化的信息需求,加強對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更好地推進媒體的商業化發展,為其長足發展和進步創造有利條件。
同時,互聯網媒介應用過程中,要注重把握“優勢互補,一體發展”的理念,能夠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建設,更好地提升互聯網媒介信息的廣度和深度,能夠構建有效地經營渠道,對信息進行更好地傳播。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對媒介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能夠從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等角度,全面地看待互聯網媒介發展問題。
相比于傳統媒體時代,在融媒體背景下,受眾對于電視新聞報道的交互性與時效性要求明顯提升。當前,在互聯網、新媒體以及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實時性、全面性大幅提升,同時可以完成與其他受眾的互動。這對于電視新聞報道產生了較大的沖擊。此時,電視新聞行業應當主動迎合這一需求,積極引入多種新媒體,提升與受眾的互動程度,并實現信息生產模式的優化,滿足受眾對新聞時效性的更高追求,推動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行業的長遠發展。
1)電視新聞報道理念的創新。當前,我國的媒體環境變化較大,其中,新媒體的產生以及融媒體平臺的發展是目前的主流趨勢。對于電視新聞報道來說,報道理念極為重要,處于基礎性的地位。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相關從業人員應當局勢俱進,實現電視新聞報道理念的創新,深入學習融媒體相關技術,并明確這些技術對電視新聞報道產生的綜合性影響。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融媒體平臺的便捷性,在電視新聞報道中切實聯系受眾生活,促進電視媒體的公信力提升。
2)電視新聞傳播手段的創新。在融媒體變革背景下,為了確保電視新聞行業的更好發展,發揮出其在新聞信息傳播中的權威性作用,必須要完成全方位的創新,提升其在融媒體背景下的影響力。其中,傳播手段的創新也是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報道中需要重點實現的內容。應當明確的認識到,以定時回放、固定機位設置等為代表的傳統電視新聞報道手段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實際需求[2]。而想要提升電視新聞行業的公信力與市場競爭力,就必須引入多元化的、先進的融媒體傳播手段,滿足不同受眾的實際需求,實現多樣形式、多樣終端的新聞傳播。
在這一過程中,應當重點引入多種新媒體平臺。例如,在2017 年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過程中,央視不僅在多個電視頻道中展開了直播,還應用了微博、微信公眾號、央視客戶端等多種新媒體平臺完成了直播報道。同時,結合了不同平臺中受眾的特征,展開了針對性的話題討論,實現了新聞傳播與宣傳效果的提升。
3)電視新聞報道形式的創新。在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行業不僅要完成報道理念以及傳播手段的創新,還應當實現報道形式的創新。在這一環節中,可以對新聞素材進行加工處理,重點加強對國際、國內新聞的報道,推動電視新聞報道形式的多樣化。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要重點保障新聞內容質量,使用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的組合形式完成新聞報道,避免受眾對電視新聞產生枯燥之感。
在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報道的創新是必然趨勢。在這一過程中,相關從業人員應當重點把握“內容為王”的原則。應當切實的認識到,對于電視新聞報道來說,內容是吸引受眾的最佳途徑,同時,內容質量、報道的準確性也是電視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相關從業人員在進行報道形式的創新中,必須要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與質量。此時,要重點突顯電視新聞報道的權威性,融合多種新型傳播形式完成創新。
除了要保證電視新聞內容的準確性之外,還要盡可能使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完成報道,提升受眾對新聞內容與媒體的關注度。例如,在2015年習近平訪美期間,新華社一反傳統的報道形式,使用了《“劇透”習大大美國七日行》的主題,繪制了習近平原創動漫形象,并應用視頻短片的形式完成了報道。通過這種生動活潑的報道,提升了受眾的關注度,也獲得了更多的好評。
現階段,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公眾獲得快樂更多的話語權。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新聞行業需要在完成準確報道的同時,避免民意發酵成激進主義?;诖?,要求相關從業人員體察并梳理民意,引導民眾情緒的釋然,切實的掌握話語權。例如,在2018 年9 月,“中國游客在瑞典旅游被當地警方粗暴對待”的文章在網絡中刷屏,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此時,環球時報、央視等發布報道或是社評對瑞典警方這一行為進行了譴責,同時,民眾的情緒也極為激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輿論向著譴責瑞典的一邊傾倒,甚至在網絡中上升到了愛國主義的話題。
筆者認為,針對這樣的話題,電視新聞媒體應當發表中立客觀的報道,避免出現社會暴動、網絡輿論傾倒等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先回顧該事件的始末,接著針對事件的疑點展開分析,并對文化差異的相關知識進行普及。最后,應當呼吁媒體還原事實展開客觀報道。需要注意的是,應當避免在文章中過度渲染愛國主義、愛國情緒等,引導受眾理性的思考問題,并指導受眾了解當遇到相似事件后該如何應對。
對于電視新聞媒體來說,應當在融媒體時代重點發揮出權威性的作用,并積極投身與引導社會輿論的任務中。要在引入先進報道形式、手段的同時,避免與網絡平臺中的各種營銷號相同,必須要引導受眾理智對待熱門新聞事件。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變革背景下,為了確保電視新聞行業的更好發展,必須要完成報道策略的創新。通過實施電視新聞報道的全方位創新、重點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切實掌握話語權,實現了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報道的創新,提升了電視新聞報道的關注度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