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谹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煤礦生產始終強調安全第一,因為這是保證社會經濟效益、維護國家生產秩序的基礎手段。然而近年來,我國煤礦行業安全事故頻發,一方面說明目前我國煤礦生產缺乏安全有效的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則暴露出我國煤礦行業生產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基于此,首先應該理性、嚴謹地看待我國煤礦行業安全生產的現狀,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善對策,保障煤礦生產全過程的安全,盡可能地達到煤礦生產效益的最大化。
煤礦資源是在特殊的地理條件中儲存的,周圍充滿高瓦斯物質且環境較為封閉。也就是說,在煤礦工作人員未開采煤礦之前,高瓦斯物質處于封閉狀態,一方面給煤礦開采工作造成極大困難,另一方面高瓦斯物質是危險物質,易燃易爆,稍不留意就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所以,需要工作人員有意識、有自覺性地開展生產工作,從而盡可能地降低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市場經濟作用下,煤礦主多被生產效益所誘惑,常抱有僥幸心理,忽略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因此也很少對煤礦安全生產投入充足的資金支持。如此一來,一方面用于煤礦生產的設備因缺乏資金而長期得不到更新,老舊、退化嚴重;另一方面,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潛意識里缺少對煤礦生產的危險認知,各種不穩定因素都會使工作人員的心理變得更加脆弱,工作注意力分散,生產的煤礦質量低下,同時也極易出現煤礦安全事故。
煤礦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一旦發生事故造成的損失尤其是生命損失是無法挽回的,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然而縱觀目前我國煤礦行業,大多數措施都是事故后的搶救措施,預防措施相對較弱。這是因為煤礦行業本身的特殊性使其發生安全事故時,會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事故是否能得到及時、良好地處理,決定了煤礦生產企業的存亡。迫于強大的社會壓力,煤礦企業各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盡可能地降低損失。
第一,根據相關煤礦安全生產技術調查顯示,我國不少煤礦區的施工設計工作情況不樂觀,無論是采區還是采掘,施工設計不是空白就是流于形式、變成一紙空文,真正實施過程與施工設計出入較大;第二,采掘現場的布置較亂,很多企業為了獲取更大利益,無限制地開采煤礦;第三,煤礦企業缺乏管理,特別是技術管理,仍沿用傳統的技術,未隨著時代的發展充分引入新技術,安全生產水平也始終無法提高;第四,煤礦生產中防水防塵工作不到位,操作不規范,容易引發風流短路、瓦斯爆炸等各種問題,進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煤礦一線工作屬于體力勞動,因此準入門檻不高,煤礦工人的體力和腦力不成正比,入職前也未經過系統的培訓,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基本工作內容和要求便上崗了,所以對安全生產并沒有完整的認識,思想重視不夠。再加上煤礦行業相比其他行業在收入上占有一定優勢,很多工人雖然明白煤礦行業的危險性,但利益思想占了上風,同時存在僥幸心理,缺乏自律,經常井下抽煙、投機取巧、不戴安全帽等行為。安全意識薄弱也導致工作人員不重視開展工作前的檢查工作,如觀察采掘面是否掛有水滴、瓦斯濃度是否超標等,使管理人員無法及時掌握有效信息,所以無法及時在安全隱患有可能發生時,就將其扼殺在萌芽中。
煤礦生產的硬條件就是基礎設施,但目前我國不少煤礦企業還未真正實現機械化,運輸、采掘面、通風、供電、安全監控、消防除塵、壓風自救等系統設備未得到升級,生產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損壞,不僅延誤工程,更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同時,煤礦一線工人安全意識薄弱,正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來指導、帶領,一線工人又缺乏足夠的認識和較高的素質,不安全行為時有發生,安全風險居高不下。
長期以來,非法小煤窯的事故率在我國煤礦行業整體事故率中占據較大比重。這些小煤窯不僅缺乏以人為本的生命意識,而且不珍惜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更不注重環境保護。所以,必須嚴格查處、打擊、關閉未經過認證、非法生產的小煤窯。為此,應在煤礦生產中引入新的技術,如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等。同時,要及時更新、定期維修各項設備儀器,并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盡量將每次的技術問題徹底解決,以免反復出現,消耗安全指數。另外,由于大多煤礦現場都在偏僻地區,因此必須強化通信聯絡設備,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獲得外界幫助,盡可能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一,該體系主要針對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進行規范,從細節入手,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順利完成生產工作;第二,由于煤礦事故的特殊性,一旦發現有違生產標準的現象,必嚴懲不貸,強化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激發自主規避風險能動性;第三,明確不同工作人員的不同工作內容,嚴禁越界。因為煤礦生產每個環節都與安全緊密相連,工作隨意交叉或交換都有可能因為不熟練而造成安全隱患;第四,有懲罰就要有獎勵,平衡工作人員心理,從正面引導工作人員自覺落實安全標準,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取得安全生產監管的實效。
第一,定時排查與定點排查相結合,不僅排查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也要排查工作人員的日常習慣,全面杜絕不利于安全生產的因素;第二,應該根據煤礦安全生產等級,將安全隱患分成不同等級,每個等級制定相應的措施。如初級安全隱患及時上報,盡快安排專業人員處理等;第三,制定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前中后應對方案,并從每次事故中吸取教訓,不斷完善相關方案,不再給安全事故以可乘之機。
第一,熟練使用煤礦生產設備,這是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第二,結合煤礦設備操作指南和煤礦生產實際情況(尤其是各地區實際情況),來開展煤礦生產工作;第三,工作人員應能夠處理一些簡單的設備故障問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第四,生產趨于信息化、智能化,精準、高效生產,減少因人為操作不當而引發的安全隱患問題。
煤礦行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前提是保證其安全生產社會需求的煤礦產品。為此,應先深入了解和分析當前我國煤礦行業的狀況,找準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從思想和行為上雙管齊下,保證我國煤礦行業安全運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