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振 云海濤
(太和縣通達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太和 236600)
水穩基層混合料裝料時,必須挪動車輛2-3 次,以防止裝料過程中出現混合料離析。為了防止車廂上層的混合料水分過多散失,運輸過程中必須加蓋篷布。運輸過程中進行避免顛簸,防止混合料離析。攪拌站的位置應布置在在建公路的中間位置,以減少運輸距離。運輸車輛的數量應根據運輸距離、拌和機和攤鋪機的生產能力確定,并略有富余。
水穩基層施工前,首先對攤鋪機的施工參數進行設置,確保準確。施工放樣,恢復道路中線,掛鋼絲繩,為水穩基層混合料攤鋪確定基準。水穩基層混合料攤鋪過程中應保證勻速,不得間斷,不得碰撞攤鋪機。當路面寬度較大時,為了防止出現縱向接縫,可采用兩臺攤鋪機平行攤鋪。攤鋪過程中如發現局部存在離析現象,必須進行徹底清除,并使用合格材料進行回填處理。
水穩基層碾壓首先應選擇好施工機械,合理選配施工機械的數量和型號,通常采用靜力式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配合施工。初壓使用靜力式壓路機,穩定后方可使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不得直接使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否則容易破壞基層表面平整度。碾壓過程中嚴格按照碾壓原則進行,并保證碾壓次數。碾壓完成后即進行壓實度檢測,如壓實度不合格,繼續進行碾壓。碾壓施工中如發現局部含水較低,應灑水補充。
基層碾壓完成并壓實度檢測合格后,即開始進行灑水養生。養生過程中保證基層表面濕度,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為了避免基層表面出現干縮裂縫,應及時補充水分,使用灑水車灑水。同時,使用麻袋、草簾子等進行覆蓋,保證濕度,減少水分散失。做好養護路段的交通管制,嚴禁車輛駛入,防止損壞基層。
(1)水泥材料質量。水泥是基層的重要粘合劑,是基層支撐能力體現的重要材料基礎。在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層施工中,水泥的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必須較長,一般而言會選擇初凝時間3h 以上和終凝時間較長(宜大于6h)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同時,其強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強度等級為32.5 的水泥比較符合水泥穩定碎石層施工的水泥強度要求。另外,在施工過程中,嚴禁使用受潮變質的水泥。(2)集料質量。集料作為公路工程施工作業的重要承載結構,對公路工程的質量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集料主要是指作為水泥穩定碎石層的重要部位,其質量的好壞與水泥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樣它對水泥的穩定性也是極為重要的。通常情況下,在具體實際施工作業時,集料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是否能夠滿足整體質量作業要求。在進行集料的選擇時,首先要考慮工程作業施工對石質的要求。如堅硬度、清潔度以及是否含有風化顆粒。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反擊式的方式進行的碎石,因為這種碎石的承載力及承受力更好一些。第二,是對粒徑的要求。粒徑配比在水泥穩定性中所起的作用是極為重要的,集料也是由多個粒徑的碎石配比而成。一般碎石的最大粒徑是31.5mm,宜按粒徑9.5mm ~31.5mm、4.5mm ~9.5mm、2.36mm ~4.75mm 和0 ~2.36mm 四種規格備料。
(1)路基填筑土。通常情況下公路工程建設施工作業完成后,要進行路基的填筑回填作業。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對回填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必須選擇回填較好的土質,一般會選擇回彈模量較好的土質,這種土質的顆粒比較細,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還可以選擇砂性土,這也是公路工程中比較常用的一種土質,目前在很多公路工程中得以使用。在回填時需要注意的是要確保路基的強度和密度是符合質量要求的。(2)土的最佳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影響路基壓實的重要因素。在進行路基壓實的過程中必須對土的含水量進行測試分析,如果在測試的過程中發現土的含水量過高,甚至是過低就必須停止施工作業,必須對土質進行處理,待符合施工作業要求后方能進行再施工作業。通常情況下對含水量比較高的土質可進行晾曬處理,對含水量較少的土質可進行適當的灑水作業,增加土質的含水量。此外,還要注意路基壓實作業必須一次性交付完成,避免受天氣作業影響而出現質量問題。(3)嚴格路面基層工程裂縫管理。第一,材料產生裂縫的機理。這種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施工作業時因收縮因素而導致的裂縫。通常情況下,分為溫縮和干縮兩種。產生原因不僅與材料的含水量有著直接關系,并且還與塑性指標相關,所以在施工中必須引起重視。第二,瀝青整體道床非荷載裂縫是低溫和疲勞裂縫的總和,其與瀝青的品質有關,主要是瀝青的溫度敏感性和針入度,國內外多項試驗表明,針入度指標越高,溫度敏感性越低,高粘度瀝青的溫度敏感度較低,在選擇整體道床材料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因為裂縫出現后,雨水就會沿裂縫下滲,侵蝕下面的結構層,降低它的強度,從而出現嚴重的整體道床損壞。
總之,只有保證公路工程質量,才能保證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否則,將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后果不可估量。作為相關人員,我們應不斷加強施工操作水平,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識,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的發生,真正促進我國公路工程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