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叢華
(石家莊東方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建筑基礎施工中一個比較常見的質量問題就是不均勻沉降,一旦出現該類問題,則極易引發建筑物傾斜,對整體建筑的安全產生嚴重的威脅。歸納來說導致不均勻沉降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第一,沒有全面開展地質勘察工作,由于在實際鉆探時所布設的點位間的距離偏大,或是深度不足,導致使得所得報告不能將土層的性質以及地下水的情況真實的反映出來,從而影響到了基礎工作人員的判斷。第二,沒有科學選擇處理方式。因此處理地基基礎的方式種類較多,而不同的方式其適用的范圍與對象也有所不同,實際處理效果亦存在較大差距,如若沒能正確選擇處理方式,則可能會導致地基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出現。第三,施工質量不過關,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部分施工人員沒有根據質量標準要求來實施作業,加上沒能采取有效的質量管控測量,從而影響到了建筑基礎質量,導致地基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出現。
軸線位移時一個較為常見的建筑基礎施工質量問題,其主要指的是軸線和上部墻體的軸線在大放腳砌筑到室內標高的部位發生錯位的情況。該種問題往往出現在內橫墻部位,這樣一來會致使建筑基礎和上部墻體間出現偏心壓力,進而影響到整體結構的受力情況。導致此質量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在大放腳作業環節,由于施工人員沒能正確把握收分寸,所以致使砌筑到大放腳頂部部位出現一定偏差,如若沒有及時解決那么當砌筑到基礎直墻部位時極易導致軸線位移出現偏差。第二,一般來說,在具體作業環節,橫端基礎軸線需要將中心樁打設在槽邊,并且使用排尺來控制其軸線。不過因為在開展基礎施工過程中,通常均是先砌筑山墻與縱墻部位,待砌筑至橫墻部位,基礎槽中線已經被封閉在縱墻基礎外側,不能采取吊線的方法來實現找中,如此一來便可能會導致較大偏差出現。第三,因為施工人員沒能有效采取保護措施來保護部分槽邊控制樁,一些現場作業人員不小心對其碰撞而導致位移的情況出現。
從實踐來看,標高偏差問題在建筑基礎施工中也較為常見。標高偏差主要指當建筑基礎砌筑高度和室內地平(±0.00)的時候,二者標高不一致現象。造成建筑基礎標高偏差問題出現的原因通常涉及幾點:第一,由于基礎大放腳寬度超出設計范圍,這樣便會致使基礎皮數桿不能很好地貼近,繼而造成我們難以有效地觀察到其和砌筑基礎二者標高差;第二,建筑基礎基層部分施工中因標高偏差過大容易造成砌筑時影響到標高控制;第三,在砌筑磚基礎大放腳填芯磚采取大面積鋪灰中,往往會出現灰厚度或是長度不達標等情況,此時容易造成砌筑變慢,砂漿過后擠漿難度增大而導致灰縫不能有效地壓薄,如此就致使標高出現冒高現象。
在建筑基礎施工過程中要想有效防止不均勻沉降問題的出現,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第一,需要確保地質勘查報告的可靠與準確。相應地質勘查人員需要仔細、深入的開展地質鉆探工作,盡可能讓報告內容具體、真實與詳細,為后續人員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第二,在選擇基礎處理方式時,需要能夠結合具體工程情況來進行,對于部分天然基礎,不能達到建筑沉降變形控制要求的情況下,則能夠采用深層攪拌樁來處理地基。第三,如若開挖基坑是在淤泥土質的地基上完成,則需要盡量避免對土體結構進行大范圍擾動。一旦坑底軟土出現擾動,就需要立即挖除,同時采取碎石與砂來實施回填,避免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情況。
為了防止出現基礎軸線位移的情況,可以采用以下幾方面措施實施把控:第一,在開展定位放線施工時,需要將龍門板設置在外墻角位置支出,同時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由于碰撞或是槽邊堆土而引發位移的問題。第二,可將永久中心樁設置在龍門板下方,且在拉通線時和樁位進行準確核對。第三,要想防止在砌筑大放腳過程中出現不均勻的問題,可以在基礎收分部分砌筑完成后,采用拉通線的方式來實施核對,根據新軸線為準來砌筑基礎直墻部分。
第一,需要加大把控基礎底部基層標高,控制具體偏差在可允許范圍當中。第二,在實施基礎砌筑前,重復檢查基層標高,如若部分有凹陷的情況出現,則能夠采用碎石硂來予以填平。第三,可以采用具有較小斷面的鋼筋來制作基礎皮數桿,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把它夾砌于基礎中心位置。第四,在砌筑填芯磚過程中,可以采用小面積鋪灰的方式來進行,且盡量將其長度減少,堅持隨鋪隨砌筑的原則來實施施工處,保證頂面一直比外側跟線磚的高度低。
對建筑工程而言,基礎是其一項十分重要的施工內容,因此這就要求廣大企業必須做好其建設質量控制工作。但由于建筑基礎施工不但包含內容眾多且復雜性較強,稍有不慎便會產生相關的質量問題,如此一來勢必會對建筑物質量以及結構穩定安全性構成嚴重影響。所以上文基于筆者研究及工作實踐,首先對建筑基礎施工中一些常見質量問題進行論述,然后提出相應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