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朝棟
(江門市新會區岡州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廣東 江門 529100)
建筑工程必須經過驗收合格確保質量后才能投入使用,工程竣工前的驗收環節至關重要。結合全過程的管理模式,將竣工驗收流程細節化、具體化,并在實踐中予以高度重視,則工程質量方能有所保障。
竣工驗收在建筑工程從勘察、設計、施工等過程的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把控建筑質量的重要環節,是檢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府政策是否落實的重要依據,是發現建筑工程問題、及時修正和改進的奇跡,是不斷提升建筑工程整體水平的基礎,是發揮建筑工程監理單位監督管理作用、樹立良好形象的關鍵步驟。
現階段在建筑工程竣工驗收過程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對工程竣工驗收意識的欠缺。思想意識往往是時間行為的指南,對竣工驗收重要性和具體實施意識不夠強烈,質量責任劃分不明確,這就很容易導致建筑工程的相關各方在出現問題后,在材料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推卸責任,出了問題找不到負責人,以及對竣工驗收本身的忽視,認為驗收就是走過程,不必重視實質,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要明確建筑工程設計、建設、施工、監理各方的具體質量責任,有先后地進行質量驗收,形成相互約束和多維度制衡的局面,有利于各方相互監督,避免推諉塞責。
另一方面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工程驗收資料不齊備,在驗收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為追求經濟利益,各方在短期效益面前達成一致后,則將給整個驗收過程摻入水分,從而影響了長遠的發展。例如工程竣工驗收內容中,消防驗收屬于專項專人驗收內容,需要由公安消防部門進行驗收合格并形成質檢報告文件,而在實際操作起來,專項驗收由于受到特定部門單位各方面條件的約束,并非每次都能夠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滯后驗收的情況經常發生。但設計單位、勘察、施工、監理單位甚至用戶均從自身的既定利益角度考慮,則希望盡快驗收合格便于在短期內投入使用,這就導致出現對不具備驗收條件的建筑工程進行工程驗收,必然存在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
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前,相關人員須熟知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第一時間了解掌握行業發展現狀與最新標準,根據行業標準和施工合同來落實竣工驗收的重要環節。
建筑工程竣工驗收通常指的是在施工單位對竣工項目進行自查合格后,再由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責任方進行專項檢查。過程中的參與者包括和建筑工程有關的所有單位;檢查內容涵蓋待檢驗部分,工程分項、分部質量,以及單位工程和隱蔽工程;檢查程序包括先進行抽樣驗收,再查看施工過程中參照的技術文件,結合有關標準,采用書面呈現方式對驗收過程進行總結,來判定建筑工程質量最終是否通過驗收。
其中涉及的法律條文包括《建筑法》第六十條指明驗收時的屋頂、墻面不得留有滲漏、開裂等質量缺陷;第六十一條明確了建設工程資料要完整,保修書須提供。《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條指明竣工驗收的依據和工程款的支付,必須依據建筑合同去實施;在二百八十六條中,也對工程款的支付提出了要求。《委托合同》規定的條文中,可以在第三百九十六條與三百九十七條中找到確立委托人和被委托人關系的明文規定。參加竣工驗收的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資質,不具備的要提前確認并及時更換,以免耽誤了竣工驗收時間。
以上提出的竣工驗收前法律、法規、合同落實策略,竣工驗收人員一定要熟稔于心,并且還要熟知相關的規定,避免在執行中存在任何漏洞,切實保證建筑工程能夠按照標準投入使用,保證安全和效益。
全過程管理方式顧名思義,重視管理過程的前期、中期、結束各個階段的實際進展和落實情況,建立全局化和立體化管理思維,并細化管理環節,清晰呈現管理步驟,使得整個管理過程既有時間上的推進,又有空間上的整合,同時還能在各個階段體現出側重點,是非常科學和高效的管理模式。
全過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應用較多,并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工程竣工驗收環節,作為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若將其視為一個獨立的操作過程,也可以運用全工程管理的思維方式和管理方式進行科學又高效的管理,一方面是對竣工驗收工作過程的高效梳理,對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也拓款了全過程管理思維模式和管理方式的邊界,嘗試運用到竣工驗收這一具體工作步驟中來相得益彰。
結合建筑工程竣工驗收的實際需求,將全過程管理綜合運用到竣工驗收前的重要環節中來,依據時間階段和階段內容,具體策略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詳細確認建筑工程是否具備竣工驗收資格。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了一半”,竣工驗收工作亦是如此。若在竣工驗收管理工作最初階段,無法確認建筑工程是否能夠竣工驗收,或者對于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發現依舊進行驗收,那么即存在很大的隱患和風險,又讓后續的準備工作付之東流,因此要格外重視驗收前的準備,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才能開始竣工驗收:
(1)符合規定。按照設計完工,履行了合同所規定的所有內容,按照合同建設單位已付清工程款。
(2)施工自查完畢。施工單位要先進行自查,確保建筑工程是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建筑行業強制性標準,出具書面竣工報告,并且項目管理和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均要審核簽字。自查階段還要確保建設主管部門責令要求修改的問題,已經全部修整完畢;質量監督機構提出的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
(3)監理資料齊全。建筑工程屬于委托監理情況的,監理單位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科學評估后,出具由監理單位責任人和總監理工程師簽字的質量報告,且監理資料也須備齊。
(4)勘察與設計資料詳實。在建筑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環節,勘察、設計單位對設計變更做出了書面通知,出具檢查的記錄,最終形成由勘察、設計單位責任人,勘察工作者以及設計師簽字審核的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5)施工資料完備。要施工單位具備完善的技術標準檔案、工藝流程標準;具有施工管理記錄、施工過程重大事件記錄等資料;凡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建筑材料、建筑設備、構配件等,均需有進場實驗報告,并通過工程質量檢查,進行過功能性試驗的記錄;施工單位并出具一份質量保修書,相關負責人審核簽字。
(6)不同類型建筑驗收方式具有針對性。如住宅工程的驗收,需提供《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表》,對工程實行分戶驗收的方式。
第二點,嚴格落實工程竣工驗收程序和步驟。
竣工驗收是由多環節構成的連續過程,驗收階段有著既定的程序和步驟,須逐一落到實處,不得有跳脫某一環節的情況。具體過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申請驗收。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單位自查后出具一份竣工報告,交給建設單位提出竣工驗收申請。出于監理范圍的建筑工程,總監理工程師要對竣工報告審核簽字并提出意見。
(2)制定方案。申請提交后,建設單位派專員組成驗收小組,對滿足竣工驗收條件的工程,制定出針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驗收方案,涉及單位均派出代表參加。如遇重大工程,或者施工技術、工藝流程較為復雜的工程,依據實際需求邀請特定領域專家參與。方案確定后,建設單位須給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提交書面驗收通知,說明竣工驗收的時間和地點,參與人員等情況;提交時間要提早,通常在驗收工作正式開始前,提前一周告知。
(3)組織驗收。建筑工程竣工驗收的過程并非只走形式如此簡單,它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對質量的監控上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國家出臺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法律法規中,明文規定了質檢機構要對竣工項目進行全方面的驗收,對施工現場進行監督,這就要求名單上所有在列人員必須同時參與現場竣工驗收,絕非只走過場。因此驗收組織環節要落實的步驟包括一要到場檢查并逐項記錄,二要在各方負責人整理好記錄材料后立即召開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專題會議,三要提交書面的驗收意見,完善驗收過程中所填寫的各項表單,并在所有材料上蓋章和簽字。
綜上所述,作為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最后一個流程的竣工驗收,它的合格與否決定著建筑工程能否順利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因此必須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細化驗收環節,全過程、立體化、多角度去考量和檢驗,以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