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寶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設計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空調成為生活必備品走進家庭和單位。暖通空間有效規劃能夠提高空調性能,營造良好的空間環境,這對社會持續發展有促進作用。本文針對暖通空調規劃中的矛盾全面總結,并提出具體處理對策,能為規劃設計者提供參考,論題探究如下。
首先,供暖管道坡度控制不當。一般來講,供暖管道坡度設計應參照相關標準,適宜坡度為 0.003,實際上供暖管道坡度多為 0.001 ~0.002,進而水流速受到影響。其次,熱負荷計算失準。計算期間參照《設計規范》,實現耗熱量的合理控制,但多數規劃者自行修改設計參數,與規范要求背道而馳,導致暖通空調使用效果不盡人意。然后,廚房空間存在通風隱患。據相關規定介紹,廚房空間換氣裝置、補風裝置缺失,導致廚房空間環境衛生指標下降。最后,高層建筑排煙口選型不合理,并且防火閥位置不當,進而防火門作用不能及時發揮,火災發生幾率大大提高[1]。
首先,供暖入口數量過多。規劃設計人員安排供暖入口數量時,往往忽視供暖系統以及管線連接的合理性,如果供暖入口數量超過既定標準,不僅會增加施工難度,而且還會影響空間調節作用。然后,供暖系統設計過于單一。當前大多數供暖系統細分多個環路,閥門設置環節易被忽略,最終影響空調系統運行效果,并為空調系統維修帶來不便。并且供暖管道鋪設效果較差,供暖管道與建筑行業聯系不夠緊密,進而降低系統使用效果。最后,排風系統設計不當。排風設備選型缺乏合理性,并且設備安裝位置缺乏協調性,進而影響排風效果。
目前,大部分供暖設計存在平面圖與系統圖不一致現象,并且圖畫清晰度較低、文字信息模糊不清、編號混亂,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延長暖通空調規劃時間,降低暖通空調設備利用率,影響供暖效果。此外,用戶使用暖通空調成本大大增加,不利于提高暖通空調經濟效益。
暖通空調規劃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同時,能夠豐富工作人員規劃經驗,掌握規劃技巧,根據規劃矛盾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暖通空調利用率,豐富暖通空調功能,促進暖通空調穩定、安全運行。具體措施介紹如下,以期為規劃設計人員提供思路,從整體上提升設計水平。
要想提高暖通空調實用性,應做好暖通空調規劃工作,制定合理的規劃標準,結合實際情況,應用先進技術,調整送風系統、去濕系統,以此提高空氣質量,營造良好的空間環境。暖通空調規劃設計期間,遵循實用性原則,提高布置科學性,同時,對比分析規劃設計方案,方案對比的過程中,從可行性、經濟性、推廣性入手。其中,可行性即暖通空調規劃實際操作價值,全面掌握生活中具體施工阻力;經濟性即兼顧暖通空調性能,掌握設備損耗,提高暖通空調節能性;推廣性即規劃設計適用性較強,確保暖通空調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除此之外,根據規劃要求選擇相應的型號及規格的設備,以此提高暖通空調經濟性,以及負荷計算準確性。
供暖設計:規劃設計者全面考慮內部空間供暖需求,了解供暖需求后,針對各空間連接位置制定供暖規劃,既要保證住戶安全,又要提高供暖質量,滿足供暖單獨測算需求,降低測算失誤率。
風口安裝設計:風口安裝設計工作開展時,細致了解暖通作業需求,并對復雜天花板造型嚴格審查、具體檢驗,確保風口與噴頭協調配合,基于此,制定可行的施工規劃,適當降低空間通風阻力,減少通風噪音,大大提高風口運行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規劃設計者應精確掌握風口風管尺寸,確保暖通空調服務優勢全面彰顯。
暖通空調規劃者對比分析圖紙,利用規劃經驗分析圖紙技術問題,確保暖通空調科學安裝,與此同時,檢測平面圖與系統圖是否對應,一旦發現非一致現象,應及時向技術部門匯報,并制定設計方案,積極主動的與施工部門溝通,具體記錄會審內容。暖通空調安裝期間,按照設計圖紙有步驟完成安裝任務,在此期間,禁止調整設計參數,確保空調高效、協調安裝。簡言之,圖紙審查應堅持三審制度,全面保證圖紙質量,以便為安裝行為提供依據,提高暖通空調安全性。
除了上述介紹的幾種措施外,還應為暖通空調規劃人員組織系統培訓,根據規劃要求安排培訓課程、聘請培訓教師,與此同時,針對專業課程體系不斷優化,以便為暖通空調行業提供優秀人才,提高規劃設計人員設計能力,豐富規劃設計人員知識儲備。暖通空調規劃期間,政府部門以及社會企業應為其提供充足資金支持,以此提高暖通空調系統研發效率,這對建筑行業持續發展、規劃設計人員積極性調動有重要影響,最終能夠減少規劃矛盾,將節能減排工作落實于過程[2]。
綜上所述,暖通空調規劃矛盾顯而易見,要想具體落實節能減排戰略,提高暖通空調經濟性和實用性,務必調整規劃方案,有針對性的制定規劃措施,通過確定暖通空調規劃標準、優化供暖設計及風口安裝設計效果、提高圖紙設計合理性等措施優化暖通空調性能,滿足消費者使用需要。此外,暖通空調規劃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這對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