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貴超
(貴州昊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水土保持監測是運用各項技術對水土流失發生,發展,數量,危害范圍,以及危害程度進行調查,評估的重要工作環節。它能很好的預防我國的水土流失危害,并且及時反饋做出相對應的措施。建設完整的管理制度體系,能夠高效運轉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節省大量人力以及社會資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提供重要保障。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重點強調有重點強調法律法規問題。任何的管理制度體系都需要很多條例規定,因此完整,有效的法律法規非常重要。建立自下而上,由省到國家,覆蓋全面的科學的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規章制度。
從基層出發,各當地政府應當由規律的發布當地水土保持監測的情況。讓社會居民看在眼里,為其提供相關信息。將當地信息反饋給上級。最終到達水利部進行匯總。在新《水土保持法》中,對以下四點地方性法規進行強調:一是各層提供信息給社會居民;二是部門積極調動人員,對水土保持的工作內容進行總體設計;三是定期對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進行分析,對危害程度進行鑒定;四是明確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網絡組成,財政部門對水土保持檢測工作進行預算。
在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工作中,對于部門規章制度我國也是極其關注的。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發表以來,對于水土保持的部門也制定了一些部門規章。對水土監測網路;開發項目建設與竣工;水土保持監測資格證書管理;這三個部門規章包括了水土保持監測的基本內容。是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部門制度的重要基石。
在2019 年6 月28 日2018 年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成果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蒲朝勇司長,水土保持司莫沫副司長、水土保持監測中心林祚頂主任,一起回答了大家迫切想要關注的問題,我國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突破。2018 年占全國面積的28.6%(不含港澳臺),相對于2011 年減幅了7.2%,減少了21.23 萬平方公里。在這些年,不僅僅是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而且水土流失的程度也降低降低了,大多是都是以輕度為主了。但是我們不能有一絲松懈,因為我國的水土流失還是非常嚴重,我們還面臨著很多困難。
要遵守自下而上,由省到國家,全面的覆蓋各個地區,由水利部統一管理的規章制度。各層堅決的服從中央頒布的規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規。底層服從上級調配,做好本層基礎事務,基層的實施是水土保持的基本。數據必須實事求是,基層的工作是決定水土保持的基礎。水利部這種高層應當做好數據歸納總結,進行頂級的分析設計,實時公告匯總情況,讓各個地方能夠看見全國的總體發展趨勢。
在信息時代,運用科技管理團隊,以及運用科技進行水土保持。相關科技以及相關團隊,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當地管理人進行合理的安排。將生態文明建設這一目標放在首位,積極調動團隊人員的積極性。定期安排科學技術的監測,努力發展新的科學技術,完善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的工作設備,規范科學技術行為。
水土保持監測是運用各項技術對水土流失發生,發展,數量,危害范圍,以及危害程度進行調查,評估的重要工作環節。由上述新聞發布會,我國的水土流失還是及其嚴重。每一個工作流程都需要把控,不得有一絲松懈以及作假。從基礎開始實施,從本質開始調查,從過程中總結分析,并且做出相對應的措施。信息分類,信息管理,信息匯總,信息儲存,完善每一步由上級統一管理,做出設計,細化分發任務,提出對應要求。
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是預防水土流失的保障,水土保持也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管理制度關系的制定中,應當有大局觀,也可以調動社會居民一起保護生態文明,為水土保持奉獻一份力量。當然,我們必須了解水土流失的本質,產生原因,然后做出設計。在管理制度,技術標準,技術規定,都應該設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時刻謹記,自下而上,由省到國家的統一管理。各個部門,科技人員相互協調合作,積極推動水土保持監測與信息化工作的高效運作。向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新時代步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