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欽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廣東東莞 523841
隨著智能天線、多輸入多輸出、基帶芯片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有力的促進了LTE網絡的應用普及,基于LTE網絡實現了在線學習、手機銀行、移動社交、生活繳費等移動軟件,提高了社會移動數據共享和業務操作能力[1]。城市作為LTE網絡重要應用地域,小片范圍內承載的用戶數量數以萬計,LTE網絡承載的業務和傳輸的數據也非常多,同時由于LTE網絡自身固有的特點,穿透建筑大樓、地下涵洞等障礙物的能力非常弱,因此為了保持LTE網絡無縫覆蓋,需要實時的跟蹤和分析網絡信號,及時的發現無縫覆蓋中的漏洞,強化數據通信的可靠性、連續性。
CSFB策略基本原理是LTE終端空閑態下駐留在LTE網絡上,用戶發起呼叫或收到呼叫時,回落到2G/3G網絡,呼叫結束時,再返回到LTE網絡。
CSFB業務流程主要有聯合附著、位置更新、主叫(MO)CSFB流程、被叫(MT)CSFB流程以及去附著等。啟用CSFB功能的用戶附著流程是基于聯合GPRS/IMSI附著流程來實現的。主叫終端在給MME發送的附著請求消息中攜帶支持CSFB能力的指示,MME在收到用戶的聯合附著請求后,在進行EPS附著的同時,會推導出其相關CS域的VLR信息,并向這個VLR發起位置更新請求。VLR收到位置更新請求以后,會為該用戶打上已經進行EPS附著完成的標示,并保存用戶的MME的IP地址,MME把VLR給用戶分配的TMSI以及LAI等信息包含在附著請求接收消息中發送給UE,此時用戶的聯合附著已經成功了。聯合附著成功之后,啟用CSFB能力的用戶在LTE網絡中就可以處理電路域業務了。
城市作為人口集聚的場所,擁有大型的商業超市、體育廣場、地鐵交通、高層住宅和密集社區等,這些區域承載的業務多、用戶多,也是各個運營商的經濟利潤區和重點建設區,這些區域的應用場景如下描述:商業超市用戶密集,很多超市位于地下一層、二層,通信障礙較大;體育廣場建設采用的一些材料屏蔽信號;地鐵交通位于很深的地下,呈現出狹長的通道特征,不利于信號部署;高層住宅和密集社區人為阻撓嚴重,不利于信號全覆蓋。本文通過對這些區域進行分析,發現城市復雜環境通信面臨的障礙很多,室內網絡覆蓋深度交叉,室外網絡存在漏洞等,造成信號損失非常嚴重,因此需要采用先進的LTE網絡優化方法,持續的進行監測,發現存在的覆蓋缺陷,及時部署基站,保障通信的正常。
在基礎優化工作完成后需要針對特殊問題點進行處理,測試時發現在測試點RSRP、SINR均非常好。但是,下載速率僅10M左右。經過核查基站無故障,并且MCS均為28階,空口環境沒有問題。針對此區域通過灌包測試判斷問題原因。灌包后速率可以穩定在100Mb/s,可判斷出從ENODEB側到UE側沒有問題。由此推斷為ENODEB到MME之間出現了問題,從ENODEB側向MME側進行PING測試結果如下:時延為1ms的860次,時延為20ms的58次,直接丟包的82次。丟包率竟然高達8.2%,初步判斷為傳輸問題。聯系傳輸工程師進行查詢,發現此基站的傳輸誤碼過高,是由于傳輸環路的光衰過大導致,安排相關人員處理后進行復測,速率恢復正常,問題得到解決[2]。
(SINR提升)由于SINR的好壞是影響下載速率最直接的因素,所以干擾控制可以說是LTE網絡優化的核心工作,也是投入時間、精力、人力最多的一項工作。LTE網絡的干擾主要是鄰區RS對于服務小區PDSCH的干擾,小區間重復覆蓋過大會造成服務小區的SINR下降,因為相鄰小區的RS都會落在服務小區PDSCH的信道上。實際測量中兩個小區的RSRP差距越小,對PDSCH信道的干擾就會越大,如果鄰區和服務小區存在模三干擾,那樣對PDSCH信道的干擾將會非常嚴重。目前,小區間干擾控制技術有:干擾協調技術、干擾隨機化技術、干擾抑制技術。干擾協調技術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方法,協調資源(頻域、時域、空域、功率)的調度和分配,盡量降低小區間干擾。干擾協調分為三種:靜態干擾協調,通過預配置或網絡規劃辦法固定限制各小區的資源調度和分配策略,避免小區間干擾;半靜態干擾協調,小區間通過X2口慢速交互小區間用戶功率信息、小區負載信息、資源分配信息以及干擾信息等,協調資源分配和功率分配,達到干擾協調的目的;動態干擾協調,小區間實時地進行協調調度,調度周期通常為毫秒級。干擾隨機化技術是將小區間的同頻干擾信號轉換為隨機的干擾,使窄帶的干擾等效為白噪聲干擾。干擾隨機化方法通常分為兩種,序列加擾:在時頻域將數據加入偽隨機序列達到干擾隨機化的目的,如PCI規劃;交織:通過一定的映射方法,擾亂數據在時、頻域的位置實現干擾隨機化。干擾抑制技術分為發射端干擾抑制和接收端干擾抑制。
LTE網絡在城市復雜應用環境中承載的用戶非常多,同時由于LTE網絡自身穿透能力較弱,因此面對城市復雜通信環境,本文提出利用先進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從中發現潛在的網絡通信漏洞,然后集成多種網絡通信優化方法,進一步提升城市復雜環境的無覆蓋或弱覆蓋問題,實現無縫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