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夫 劉麗娜
1.大連天工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2.北京柯德普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 遼寧大連 116000
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好壞能夠直接影響節能效果,因此,要格外注意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但現實中,設計師對于節能關注較少,經常為了追求眼下的經濟利益,而忽略節能設計,出現各種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些設計人員對于新的暖通空調技術與設計漠不關心,設計出的暖通空調系統跟不上時代,缺乏節能思想,造成節能效果不佳,甚至是浪費。通常來說,采用常規的設計方案或者標準與節能設計相比較,對于環境的影響差別甚大,無法保證暖通空調系統在整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節能地位。
作為一個科學嚴謹的規劃設計,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在建筑整體的節能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規劃中的一些規范與節能措施相矛盾,這就需要設計人員采取一定措施進行調和,保證暖通空調系統在設計中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確保在沒有競爭壓力下,設計人員也能夠具有提升的動力,保證節能效果。
在暖通空調系統中往往忽略一大能源系統,即可再生能源。通過相關部門的積極開發與援救,對于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已經涉獵到了暖通空調工程領域。可再生資源的推廣、應用與技術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因此,要做到暖通空調工程領域的可再生資源利用,必須提高暖通空調的技術水平,保證能源不被浪費。
一個優秀的暖通空調系統設計人員不但要有優秀的專業技能,還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這些都需要不斷的經驗積累,以及持續的職業技能與素質繼續教育。一些設計人員由于自身經驗不足,又缺乏繼續教育,在進行理論實踐時,經常會出現處理問題能力不足的情況,一旦發生設計失誤,沒有及時發現,就會導致變更情況,這樣不但會影響節能設計的效果,還會帶來整個工程的利益損失[1]。
從實際出發,暖通空調系統在進行設計時,要時刻遵循三個原則,即能夠獨立控制調節各個房間的問題、熱量費用按戶分攤計算以及簡化管路設計以降低成本。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調系統的應用十分復雜,特別是商業建筑中的中央空調,并且其設計的質量直接影響使用的壽命以及性能,關乎用戶的舒適度。因此,在設計中,要綜合考慮用戶、節能以及質量等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系統設計優化。另外,要設計一個既能隔熱又能保溫的維護結構,避免系統在穿過圍護結構時產生較大的符合與冷熱損失。開發系統時,將節能與舒適作為調控參數與指標,這樣能更好的降低能耗。
系統的節能設計一是降低空調系統供回水冷凍水的溫度差,繼而降低系統的能量消耗。選擇閉式循環模式,一方面可以延長暖通空調系統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空調系統的輸送能耗[2]。并且,暖通空調系統盡量選擇一泵到頂的設計方法,便于后期對系統進行定期的保養和維護,繼而逐漸降低建筑耗電量及施工成本。針對水資源相對來說比較緊張的地區,空調系統可以設計冷卻塔循環運行模式,降低循環水泵揚程和空調系統能耗。除此之外,暖通空調系統冷卻塔設置的位置要保證可以得到良好的通風,從而達到較好的冷卻效果。除此之外,對暖通空調系統進行設計時,要結合空調的實際情況,比如,在日常運行狀態下及設定好室內空氣濕度和溫度等,假如用戶針對暖通空調系統無其他要求,那么可以把空調設計成單風管關風,假如是住戶家庭數量相對來說比較多的情況,對于暖通空調冷熱效果要求比較高,因此,可以將其設計成全空氣空調模式。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要盡可能選擇變風量,一方面能夠準確設定空調系統的總風量;另一方面能夠準確調整暖通空調系統的風量負荷,有效降低風機能耗和運行容量。
現階段,暖通空調系統的熱回收裝置可以采用熱泵系統、熱回收環、熱管換熱器、轉輪式換熱器,在對暖通空調系統的冷凝熱回收進行設計之后,可以把熱水系統和制冷機組進行結合,利用回收熱量增加熱生活用水的匱乏,為人們的日常用水提供方便,節省熱水的電能消耗[3]。
當前,地源熱泵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來,針對地下淺層的地熱資源,可以采用電能等高位能源的方式,使低溫位可以轉移到高溫位能,可制冷也可以供熱,具有節能、高效的特點。因為一年四季的溫度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夏季時,暖通空調系統可通過地源熱泵,把一種重要冷源從室內熱量較高的地方傳遞到溫度較低的地方。太陽能方面,暖通空調系統要積極主動地通過太陽能資源,系統可應用太陽能光電板、集熱板等新技術,對太陽能集熱墻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愈發完善,因此,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無論是在硬件方面還是軟件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在進行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時,選擇具有現代化特色的自控技術非常具有優勢,不但可以保持室內恒定的濕度與溫度,還可以減少空調的能量損耗[4]。再如,中央監控軟件的應用,不但可以進行空調系統的實時監控,還可以對其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并調節溫度與濕度,進行新風量控制。
綜上,在針對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時,要時刻分析、總結出現問題的原因,并針對這些結果進行對策措施的優化,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設計水平,從而促進技術水平的提升,保證工程質量,達到節能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