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琦
國電東北電力有限公司吉林熱電廠東方公司 吉林吉林 132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電力企業的基層黨建工作也必須要發生改變。習近平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因此只有切實加強黨建工作,才能夠更好的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力企業黨建工作的問題日益凸顯,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效果,必須要探究新的工作思路,從而提高電力企業的發展水平。
目前很多電力企業都將經濟利益作為發展目標[1],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下,管理者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如何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上,對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基層黨建工作對企業發展的深遠意義,在黨建政工工作方面的建設和投入不夠,影響了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有效開展,也就無法發揮出黨建政工工作的重要作用。
雖然目前我國的電力企業都建立了基層黨組織,但是卻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甚至一些企業沒有為基層黨建設置專門的工作崗位,制度是開展工作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沒有制度作為支撐,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在工作中由于職責不明確,因此不但影響工作效率,一旦出現問題還會存在推卸責任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明確的賞罰制度,基層黨建政工人員做出成績沒有得到激勵,玩忽職守也沒有得到懲罰,久而久之會嚴重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基層黨建政工工作收效甚微[2]。
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要想收到實效,必須要結合企業實際,但是目前在企業基層黨建工作中,脫離現實情況嚴重,大部分企業的黨建工作都流于形式,一般采取口頭思想教育的方式,這種單一的工作形式無法激發員工的興趣,除此之外,在基層黨建工作過程中忽視了員工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未能為員工提供必要的幫助,因此影響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效果[3]。
這一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企業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安排和部署僅僅是停留在宣讀上級的文件和講話,沒有好好的落實會議精神,沒有結合實際的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落實上級的要求;一些干部對加強黨員教育方面依然使用傳統的灌輸方式,內容不夠豐富,與實際工作相脫節,黨員干部職工認真聽取的興趣不高;一些企業開展工作與黨員職工的互動性不強,不能夠充分的調動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一是進一步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堅持“第一議題”學習機制,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黨委、黨支部集中學習培訓的“第一議題”,使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職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干部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深化落實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將政治標準作為選好配強各級領導干部的首要標準,強化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嚴把選人用人的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三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好黨內政治生活制度,著力加強黨員干部黨內生活的政治歷練,使黨員干部形成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想政治規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傳統的黨建工作方式過于的固定化和相對的落后。在現代的教育環境中,其對人才的培養相對較差和無法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播,使得很多的電力企業的工作人員都無法將其與實踐聯系起來。自然在整個作用上就會相對的削弱。為了更加有效的實現黨建工作,我們就要創新黨建的工作形式,我們在工作的時候盡可能的引用新的技術,比如說,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等其他的先進技術。這些技術不僅可以使黨建工作更加具有現代化的氣息,還能被許多黨務員工所接受。因為這些新技術的使用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首先,企業要建立專門的黨建政工工作部門和崗位,并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確保每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細化責任制度,確保工作能夠有序的開展,一旦發生問題也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責任人;其次要完善獎懲制度來提高政工人員的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當政工人員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時,要給予必要的獎勵,如果存在工作態度消極,經常出錯的情況要給予必要的懲罰,確保企業基層黨建政工工作能夠落到實處。
要將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一支會抓黨建、善抓黨建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要將基層黨支部作為培養和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推選黨性強、有能力、有擔當的黨員干部擔任支部委員,接受黨性鍛煉和組織考驗。要建立基層黨組織黨務、紀檢監察、巡察干部專業人才庫,通過開展專題培訓、跟班培訓、集中辦公、實戰鍛煉、上掛下派等方式,有計劃地加強培養鍛煉,并實行動態調整,切實提高工作能力。要關心黨務、紀檢監察、巡察干部的成長,建立合理流動機制,對工作實績突出的黨務、紀檢監察、巡察干部予以提拔重用。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企業必須要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基層黨建政工工作的重要性,明確目前基層黨建政工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改進黨建政工工作,從而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