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華 商 霞
(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人民政府,東營 257000)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嚴重地影響了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另外,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此,要想確保農業經濟能夠與社會的發展需求相適應,就必須探究出一個合理有效的途徑,來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經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與城市經濟之間的發展越來越不平衡,為了使這種問題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國家實施新農村戰略,意在通過新農村建設,有效提升農業經濟的管理水平。
在對農業經濟進行管理時,各項管理方法及政策的實施都離不開人員的有效支撐,如果相關工作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不高,必然會對農業政策貫徹落實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就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情況來看,仍有很多地區的管理人員素質無法滿足自身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在現代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管理工作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管理人員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和經濟管理方法,這也是強化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
有效落實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能夠對農業生產的高效運行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能有效約束相關人員的管理行為。在現代農業當中,要保證農產品的生產能夠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管理機制對生產要素進行科學的使用,并根據新農村建設需求對各項工作加以開展。但在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的情況下,還有很多地區在農業經濟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制度守舊和落后的問題對農業經濟的有效管理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也限制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農業經濟也應以現代化、產業化以及可持續化作為自身的發展目標,根據國家農業發展需求,對相關管理方案進行科學的編制。但在實際工作中,受到相關管理理念及管理技術落后的影響,部分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緩慢,除此之外,很多農村地區在農業經濟管理方面還沒有落實信息化建設,這也對管理工作的效率造成了不利影響,阻礙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為了使農業經濟方面的管理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需要不斷對農業經濟管理的相關機制進行優化與建設,并從加工、生產、經營等角度入手,提升管理機制的完善性。
1.在生產管理機制方面,現代農業是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業將客觀上要求投入的生產要素即土地、勞動力、資金和管理技術按一定的比例進行整合,達到最佳比例,產出最大效益。我國農業目前大多數為小規模分散經營,不適合建設現代農業,客觀上要求我國農業選擇更高層次、更加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經營方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隨之將推動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合作社,實行規模化經營,并采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包括滴灌節水技術、測土配方施肥、引進先進農業機械等,創造適宜生產的條件,發展高技術、精細、科技、高效的農業。
2.在加工管理方面,需要對創新發展保持重視,這里應該涉及農產品創新,使其附加值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增加農業收益。例如,引入高新技術對農產品實施精細化生產,提升農業生產特色,使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得到相應的保障,如綠色蔬菜經脫水加工成蔬菜干、有機水稻經加工成有機大米、雜糧雜豆加工成養生套餐糧豆等。
在對農業經濟加強管理的過程中,應做好管理團隊的建設工作,要結合新農村發展的實際需求,對管理團隊的綜合素質進行不斷的提升。一方面要對高素質的管理人才進行積極的引入,以此來推動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的革新,進而達到提升管理團隊整體水平的目的,與此同時,要保證所有管理人員能夠具備一定的農業生產分析、經濟管理以及經濟分析等能力,并可以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熟練的應用,確保管理人員自身的素質能夠滿足現代農業經濟管理實際需求;另一方面,要對現有管理人員定期落實培訓教育工作,不但要對其業務能力進行強化,還要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讓每個管理人員都能夠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對于新農村建設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夠在工作當中嚴格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確保發揮管理制度的效用,從而為管理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對于現代農業經濟管理而言,信息技術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應針對農業經濟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信息技術落實市場信息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并結合數據信息做好市場的動態分析。在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會涉及到農業資金分配問題,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對這些信息進行準確的記錄和分析,使農業生產資金在分配方向以及方式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明確。除此之外,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也要對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應用,通過信息技術幫助相關人員完成技術資料的查詢與學習,從而在實踐當中進行有效的應用。
在新農村背景下,對農業經濟加強管理,使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對于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經我國部分鄉村實踐證明,通過現代農業及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應該以新農村建設為出發點,對相關強化措施進行不斷的研究,使其能夠更好地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