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瓊
(勃利縣廣播電視事業局,勃利 154500)
目前,視聽語言從簡單到復雜,如今表現手段越來越豐富,手法也日臻完善。能否盡快掌握視聽語言,是電視編輯能否完成工作的重要條件之一。視聽語言作為一種創作手法,具有雙重屬性:首先是操作特點,由于畫面組接、語言組接,最終都需要體現到一個個的鏡頭上;其次思考特點是思考方式和表達方式。電視語言不僅是一種對前后期拍攝以及編輯設備基本性能的掌握,更是一種思考方式,它從傳統的平面思維進入到了一種視聽的立體思維,在表達方式和手段上都與傳統文字思維有較大的差異。這種思考方式要求創作者在學習、創作過程中不斷實踐、不斷改進,最終才能嫻熟地使用。所以必須理解視聽語言是一種思考方式。
電視的表達是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其表現手段具有直觀性特征的畫面,這也是電視與其他媒體的差異。此外,電視的表達方式還有聲音,其中包括現場同期聲、環境同期聲、后期解說等。文字是電視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包括同期聲唱詞、人名字幕以及在屏幕上出現的其他各類文字。在電視表意時,它只是選擇其中最恰當的手段完成表達,正是這種選擇,使得電視從思維和表達上都與文字媒體有了區別。正是由于電視增加了畫面與聲音的表達方式,才使文字的間接描述變為了直接的視聽語言,表意的方式也從以文字敘述為主變成了以造型為主。而觀眾的解讀方式也出現了變化:文字表達需要受眾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積累,如果受眾不識字或識字量有限,文字信息就無法傳遞;而電視節目中雖然有部分文字,但文字主體卻是通過聲音傳遞的,文字的視覺接受變為了聽覺接受。電視節目中由文字直接表達的內容主要是字幕、人名字幕條、地名、時間等,真正的文字創作部分由于表達方式的需要轉換成了聲音語言,所以,電視對于受眾的要求由于其直觀性而變得簡單了,它不需要受眾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這對觀眾的要求確實是簡單了,但對電視創作者而言卻并不簡單。由于載體和傳播方式的改變,與傳統的文字媒體相比,電視在表達上有了重大的變化,只不過這個變化不是針對受眾的,而是針對創作者的,必須從文字思維向形象思維的轉變。
電視編導必須學會的是形象思維而不是文字思維。形象思維是創作者在拍攝和編輯過程中能夠把其表現的對象用形象而非文字的抽象方式呈現出來。這對于創作者而言是困難的。因為電視的表意由過去文字的直接表達變為了間接表達。間接表達,是電視的表意必須附載到一個對象上去,如果找不到這個載體,電視就無法完成意義的表達。而這個載體是什么?即畫面。幾乎每一個意思的表達都需要畫面支撐,這就使電視創作者的文字畫面“轉化”能力變得特別重要。
這種轉化是電視編輯能力的一種體現,如果創作者有較好的想法,而在實踐中無法把其想法恰當地轉化為可表現的鏡頭,就難以以電視的方式完成表意。這種“轉化”首先表現在鏡頭的建構過程中,那些形象、直觀的對象一般是容易用鏡頭表達的部分,只需要創作者在實際拍攝中根據需要把可視部分的內容選擇性地收入鏡頭中,后期編輯時利用這些鏡頭把創作者的意義體現出來即可。但現實中很多內容是無法直接找到表達載體的,因為無論是文字思維還是畫面思維,都是一種抽象的智力活動,必須把這種抽象的思維活動具體落實到一個個現實對象上去,才能完成鏡頭的表達。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部分的轉化很困難,把不可視內容轉化為可視內容,用有形的畫面去表達無形的思維。所謂不可視的內容是人的心情、感受以及某些表達氛圍等,一個人的內心活動是無法用鏡頭像文字那樣去直接描述的,可行的方法是去尋找這些內心活動的“外化”部分。轉化的意義是敘事內容如何轉化為鏡頭畫面,另外一部分是表意,即如何把不可視的內容變為可視的鏡頭。
僅僅掌握了視聽語言未必就能創作出好的電視節目,畢竟電視節目制作不是純粹的技術性工作,不是僅靠掌握一些技巧就能夠完成表意。在電視起步時期,人們可以憑借對技術的了解成為電視人,那么在今天的競爭環境下,這種情形已經不大可能了。電視創作的競爭已經經過了技術競爭的初級階段,進入了思維競爭的階段。掌握電視技術表達手段只是基本功,而不是看家本領。
電視節目帶有極強的非標準特性,具體體現在兩方面:首先,創作人員可以按照流水線的方式生產,但卻無法像工業產品那樣按照固定的標準去衡量;其他節目的檢驗無法量化。在節目創作過程中,無論是創作人員還是審查人員都有一個標準,但這個標準卻會因每個人的理解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個欄目、同一種題材,最終的節目效果也會因人而異。
電視節目創作是建立在一定的高科技基礎上的活動,每次技術進步又會直接帶來創作者思維方式的進步。以攝像機的發展為例,分體機時代的節目形態與攝錄一體機時代的節目是不一樣的,而這種變化往往會相應地帶來創作觀念的變化。如今,欄目化已成為電視節目的很重要的特點,如何適應這種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思維方式的變化,是需要創作者去思索的。電視的欄目化帶來的一個變化就是電視節目創作呈現流水線生產的特性。一個電視欄目的確立,必然要考慮該欄目的播出是日播還是周播,播出方式就是電視節目的消費方式。同一個欄目,其內容、題材、節目形態甚至包裝形式,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必須一致。電視欄目的制作最好能夠標準化。